村委会完成农村养老保险任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重点推广的民生工程,然而它在滁州市南谯区推行时,却遭遇了尴尬。一部分村民不愿交,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参保任务,部分行政村只得东挪西借,偷偷地为未参保村民垫付保费。 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沙河镇下辖的部分行政村却遭遇尴尬。许多户籍在册的村民或联系不上,或不愿参保。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村委会只得东凑西借,甚至四处“化缘”,给没有参保的村民交养老保险费。 沙河镇龙亭社区一名村干部向记者透露,2011年该村为270名村民代交了27000元保费;2012年为378名村民代交37800元;今年又刚刚为300名村民代交了30000元。记者获悉,今年在该镇4个行政村2个社区中,除油坊村外,其他行政村都存在代交保费现象。以2011年为例,仅白米村、龙亭社区、新塘村三个村就为近千村民垫付了保费。 更尴尬的是,虽然村里帮村民垫交了保费,但却不敢告诉“受益”的村民,因为担心已经交费的其他村民听说后,也拒交保费。在采访中,当记者告诉一名村民他“被保险”时,这名村名表示毫不知情。 据一名村干部介绍,南谯区每年都对参保进度进行排名并在全区通报,镇里要求村里“必须完成”,村里也就只能自己掏钱为村民垫付保费。 南谯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每个星期都要通报一次,落后者要受到批评。当记者反映有村里代交现象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个别乡镇可能有这种现象。”但对此,沙河镇劳动保障所负责人称,买保险全凭村民自愿,“我没听说过村里替村民买保险的事。”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