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养老金并轨阻力大 财政需要多花两笔钱

2017-01-21 08:00:02 无忧保

  多年来,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养老金制度饱受诟病,按照目前政策,我国的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用缴费,退休后能领取比企业职工、城镇居民高得多的养老金,这一现象被概括为养老金“双轨制”,一直以来被视为我国养老金制度最大的不公。

  6月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显示,我国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差距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中位数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中位数的33倍。

  据了解,我国1997年开始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职保”),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覆盖城镇就业的企业职工,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有3.06亿人参加这一制度。2009年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建立并迅速推广,这是第一个面向农民的国家养老金计划。从2011年起,作为一项补丁制度,面向数千万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和无业居民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得以建立。截至2013年3月底,参加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的参保者达4.86亿人。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现有养老保险制度是碎片化的,按身份划分,不同群体适用不同的保障制度。”

  根据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印发的通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均按照其在职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经过连续7年的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2012年年底达到每月1370元,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40%左右。相比之下,工作30年以上的公务员,退休金往往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90%,而且能够根据在职公务员工资上调而提高,再加上退休后仍可继续享受一些在职时的补贴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差距日益加大。

123下一页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