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实现人民的梦,这两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中,市人社局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宜人成都”等战略部署,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全力工作,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在取得新成果的同时,还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以此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深化就业促进机制改革
成为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我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率先出台《成都市就业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去年全市各项就业调查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充分就业城市标准。同时还深化“五大创业工程”,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以职业培训破解结构性用工矛盾,全市“系列培训就业行动计划”由11项拓展到17项,城乡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整体提升。统计显示,去年4月至今年3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1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1。57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2。93%。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据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深化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经济政策、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构建形成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健全创业扶持政策,深化创业培训、融资贷款、自主创业支持体系,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改进和创新就业培育工作,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深化社会保险配套改革
社会保险参保规模及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无障碍转接;全市60岁以上城乡居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建立起按项目付费、病种付费、人头付费等多元化付费方式;建立起医保谈判机制,医保谈判药品已达1033个品规,累计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近7000万元……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净增39。1万、41。9万、25。7万、37万、27。2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3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98%;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2084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286元、其中70岁以上人员最高的达598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2元和735元;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达85。3%和73。5%,加上大病补充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年度最高报销额度分别达每人60。4万元和54。4万元。
从全面覆盖到提升质量,社会保障的重心正在转移加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深化医疗保险谈判及付费方式改革。强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确保社保基金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