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投资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和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国家,养老基金都是重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投资,既实现了自身保值增值,又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比如美国,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我国养老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必将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资本市场长期性资金将明显增加。一般而言,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投资的长期性基金,而养老基金比保险资金还要稳定;养老基金几十年不用考虑流动性的问题,是发现市场价值和实施价值投资的本源所在。因此,如果一个资本市场没有养老基金或养老基金很少,市场价值就难以发掘,价值投资就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养老基金是所有国家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基石,其作用如同债市中的20年长期国债。目前我国在政策上允许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基金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二者合计可以入市的规模最大理论值应是8200亿元(6000亿全国社保+2200亿元企业年金),仅占总市值的1.3%,而实际则更低一些,甚至即使在牛市也没有满仓。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中养老基金的实际占比则高达60%。
第二,资本市场将增加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里,散户占绝对统治地位,成熟的资本市场里机构投资者将占统治地位,前者的投资主要以投机获利为主,为市场带来较大波动性。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将极大地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据统计,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中,散户占统治地位。即使基金业规模较为可观,在目前我国基金业市值高达7.2万亿占11.4%,但由于共同基金里几乎完全由赎回的散户“基民”占统治地位,养老基金占比不到10%,长期投资基金很少,在遇到牛市时便必然承受巨大的赎回压力,就是说,中国共同基金同样十分缺乏长期性资金。而美国的共同基金资产中,养老基金占89%,即使在家庭散户“基民”里,持有基金的数量中位数也高达103000美元,重要的是,在调查问卷中,74%的人回答说购买基金主要是为了退休而储蓄。
第三,资本市场将大大减少换手率。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有明显区别的。毫无疑问,散户个人的投资动机常常是出于明显的短期获利和投机心理,他们始终处于寻找“牛股”和“黑马”之中,因此,寻找“强庄股”和“炒短线”是散户的明显投资行为特征,于是换手率特别高。十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换手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根据一份研究报告的结果,中国资本市场的换手率为190%(实际交易量占市值可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养老基金市场十分发达的美国仅为第八(95%),养老基金实行完全投资体制的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等拉美国家都不到28%。这些国家资本市场之所以换手率低,除了养老基金作为长期基金追求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十几年前,生命周期基金(目标日期基金)诞生以后,很多国家引入了这个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得以改变,因为生命周期基金的资产配置和股票持有比例变化是有公式和模型制约的,是自动的,这就更加降低了资本市场换手率。
第四,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将发生变化。养老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低风险偏好,追求长期稳定收益,而且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很少频繁换手,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对短期投机心理将是一个巨大的抗衡力量,有利于减少股指波动的幅度,遏制频发大起大落,市场投机的可趁之机将会减少。因此,养老基金投资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带动优质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郑秉文)
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近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即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横空出世,并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和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
据人社部最近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末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其中,城镇职工养老基金累计结余 3.18万亿,城乡居民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845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基金累计结余规模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预计也将出台实施,这将进一步增强养老基金的支付调剂能力并扩大基金累计结余规模。但长期以来,为保障基金安全,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历年来基金收益率不仅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且也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导致庞大的资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因此,建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实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势在必行,这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基金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在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国际经验,在各国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营之后,都将对本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产生积极作用。政府通过将巨额的养老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使养老基金成为政府调控劳动力成本、投资与消费关系、金融市场与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社保费率调整来控制人工成本,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利用养老基金结余的巨额资金进行投资和建设,可以控制消费支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抑制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有利于保持国民消费的相对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不仅如此,政府通过掌握和利用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大量的社会资本,能够实行积极、主动的汇率政策,可以在必要时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养老基金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我国在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过程中,也深入研究和借鉴了国际上的相关做法以及成功经验。目前养老基金将在境内投资,投资范围比较广泛,这将对援助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投资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进行股权投资,这将使养老基金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和国有重点企业长期、可靠、稳定的战略投资伙伴,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直接的、强大的资金支持。上述两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最高可以达到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20%,如果以去年养老基金累计结余为基数进行推算,这意味着将可以动用超过7000亿元的资金直接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和扶持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