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资金充裕,但因为缺乏合适的理财渠道,大部分老年人的积蓄是躺在银行"吃利息"。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开始关注"养老市场",不仅在硬件配备上贴近老年人需求,同时在产品线设置上也迎合老年人的风险偏好,为老年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继去年年底,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率先发行了首张中老年客户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卡后,近期,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着重推出了其养老金系列产品,名为"弹性福利",向客户提供综合福利个人账户管理等一揽子福利解决方案的产品。无独有偶,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也在近期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推出"安愉人生"综合金融方案。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关注"钱生钱"
"我们网点总有固定的一批老年客户,6月份第一次降息,规定各家银行都有10%的自主上浮比例,第二天一早,我们银行门口就排起了小队,清一色老年人,都是来打听我们的利率政策是什么样的。另外,对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他们也确实会因为不同银行之间0.1%到0.2%的差距,把资金进行转移。在这些细节上来看,这些老年客户比年轻人要难对付多了,有时候问出来的问题,我们柜面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招架。"某城商行杭州城北支行负责人说。
在银行工作人员眼中,这类老年客户往往扮演"理财高手"的角色,非常重视"小钱"。
"不过,他们的防范意识也很强,最厌恶风险。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往往第一句话问的是,会不会亏钱,能不能保本。"这位负责人说。
专项金融产品关注老年人市场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厌恶风险、重视收益这一特点,银行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杭州分行服务监督管理中心的杨小姐说,他们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为老年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营业厅的服务台里,放着好几副老花眼镜,ATM显示屏的字号也特别加大了,在网点配备老年导银志愿者,指引老年人办理手续,提醒他们防骗防盗;卧床不起、确实无法亲自到网点来办业务的老年客户,只需给网点打个电话,在征得行内允许后,银行工作人员会上门为老年客户办理业务……
12下一页 |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