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古田小山村里的老人们领养老金不出村
过了个年,热闹了好几天的新建村,随着人们返城高峰的到来,渐渐恢复了宁静。这个村,是福建古田县众多村庄中的一个村,和许多村一样,这里居住着的多数是留守的老人们。
过年,对于村里的老人们来说,是盼了整整一年的团圆年,因为出门在外的子女们难得回来一次。而一年当中的其它时候,没有子女在身边,老人们都是自己找乐子。
“如今家门前就是平坦的水泥路,出门找人聊天什么的,方便,也不觉得孤单啊。”年过六旬的老钟如是告诉人民网记者。
数了数,现在这个村里老人达70多人,当前最迫切的,便是养老问题。
令老人们高兴的是,时下有个好政策: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55元养老金。
“虽说钱不多,但有了养老金,那感觉是不一样的。”老钟说,这让许多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人们有了另一份安全感。
但怎么领养老金也是个问题。虽然有了村村通公路,可每个月要让老人们跑镇里取钱,不现实。
热心的老钟便承担起了重任,信用社授权,老钟学起操作刷卡机,帮忙发放养老金。
“这个办法方便了我们边远山区的老人,大家不用跑到镇里在信用社排队了。”老钟说。
到每月领养老金的日子,村里老人们跟平常串门一样,到老钟那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取了养老金,再高高兴兴回家。
省吃俭用一辈子的老人们,过惯了简朴的生活,所以,对于养老,他们当中多数人更在乎日子过得舒不舒心,而不是看重手里有多少钱。
老钟虽然用不了当下流行的“幸福感”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言语间,记者能感觉到,他所说的,是村里的老人们对当下的生活状态挺满意的:生活保障上能享受到的福利,除了基本的养老金,还有新农合医保;精神生活上,尽管平常没子女陪伴,但有伴。
有伴,首要的外在条件,就是如老钟所说的,家门前有了“平坦的水泥路”,这样一来,方便了老人,老人爱找哪个伴聊天,出门就直奔那家,一起拉拉家常,看看电视。
顾奶奶今年85岁高龄,老伴几年前去世后,她不愿意依赖子女们,而是过起独居的生活。老人家耳背,但腿脚利索,每每晚饭后,都要出门走动走动。而在早几年,一到夜晚黑乎乎的一片,她可不敢摸黑夜行。如今有了路灯,她想什么时候出门就什么时候出门。
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