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出台的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行动计划,要求城乡低保标准按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的比例,逐年落实低保标准增长机制。我市兼顾省内苏南其他城市的调标情况,制定了新的市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市区(不包括锡山区、惠山区)预计有低保对象15535人,年需低保资金4582.29万元,其中新增低保对象739人,新增低保资金743.01万元。江阴市、宜兴市城乡低保标准,可根据本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按比例自行调整。
据了解,江阴市拟从今年7月1日起,由350元/月调至420元/月;宜兴市拟由360元/月调至400—420元/月,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
这次市区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标共涉及26.99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人员17.19万人(“5060”以上14.61万人、“5060”以下2.58万人),老农保、新农保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纳入保障范围的9.8万人。
9.8万人享受基础养老金,调整额度为每人每月增加30元(户籍年限不满6年的,每人每月增加15元),由200元/月调至230元/月。17.19万被征地农民的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除了基础养老金,还享受补偿性养老金。
提标后,“5060”以上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保养待遇由420元/月增至470元/月,“5060”以下人员由320元/月增至36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