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明天,我们该如何养老

2017-03-06 08:00:01 无忧保

浙江代表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记者 周咏南 廖小清 余勤 翁浩浩

记者 周咏南 廖小清 余勤 翁浩浩

本报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对夫妻既要赡养4个老人,又要生儿育女,压力可想而知。

连日来,养老问题也成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他们纷纷为此建言献策。

养老服务走进“家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在全国人大代表、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看来,养老已经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化问题。他说,现实和未来都在呼唤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急需建立新型养老服务家庭化社区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傅企平代表说,全国老龄委的数据显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老年人数量将超过两亿人。而各种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跟不上老年人口的增速,各种新型养老服务家庭化社区服务体系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因此必须大力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养老服务家庭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傅企平代表建议,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养老模式,让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各种服务,并探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建的方式,使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显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差别较大。

“差距大了,既不公平,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说,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较大。“解决这个问题,一味压低或减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现实,一下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有难度。”薛少仙代表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贴的投入,特别是财政增量部分要有一定比例作为养老保险补贴资金,解决养老金的“双轨制”问题。

标签:   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