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差异扩大城乡收入比,被指起逆调节作用
"社保不能解决社会不公问题。"2月22日,在中国社保30人论坛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保障中心主任王延中出语惊人。
根据当日发布的《中国社保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下称调查报告)和2012年社保绿皮书,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已经占到全部被调查对象人均收入的14.5%,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收入的重要甚至唯一来源,这在一定上缩小了收入差距。
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使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4个基尼点,其中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7个基尼点,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1个基尼点。不过,由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逆调节"作用。
比如,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差距,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工养老以及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差距,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其中,社会保障收入转移使城乡收入比由原来的1.85倍增长到了2.28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在缩小。这是中国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开始下降的重要表现。但是,在资源、矿产、土地等非劳动之外因素导致的社会收入差距,则可能还在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91,处于近年来最高,此后则不断下降。2012年下降到0.474。
12下一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