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老有所乐”咋实现?

2017-04-01 08:00:01 无忧保

  “银发”老人拉车卖地瓜,究竟为了啥?

  不少人认为,老年人退休或者进入古稀之年后,只要吃穿不愁,悠闲自得,其它的就不再需要什么了。如果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根据心理学与社会学相关知识,老年人在步入老年后也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前无关紧要的事现在可能会变的斤斤计较。

  此外,随着老年人年龄的步步“高升”,他们的身体机能也不断下降,越来越远离自己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就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降到无足轻重的地位。严重的社会地位差让他们难以接受,以至于他们会产生一种被歧视和被忽略的感觉。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为了消除人们的“错误”想法,于是就出现了近百岁老人上街卖瓜的社会现象。

  “家住郫县的97岁老人说,他是闲不住,不干活会生病,才推起架架车卖菜”,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子女家庭富裕,但仍然披星戴月出去卖地瓜。归根结底,是因为老年人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想向世人证明“我能行”。

  扣问中国“老有所乐”,我们应该如何做?

  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的目标。不可否认,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社会保障改革步伐加快,并且离“老有所养”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在“老有所乐”的实现上,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如果说在刚刚步入21世纪之时,由于老年人口数量较少、“老有所养”问题突出、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等原因,使得我们对“老有所乐”的问题有所忽略。那么,经过十年的酝酿与发酵,现在是时候将“老有所乐”提上日程了。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实现“老有所乐”呢?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养老方式。无可否认,养儿防老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它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奢侈品”。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比如实行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网络养老等等一些新型养老方式。让老年人在享受较生活质量的同时,可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从而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