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年初公司力推的抗通胀分红险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这两个月肯定不少公司保费处于负增长状态。”一家中资寿险公司人士对行业的低迷直言不讳。
“受银行理财产品高息冲击和银行揽存压力影响,分红险销售要比去年减弱不少。”一家中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合作的公司今年银保全部负增长。”
不止一方的信号显示,一度占据寿险行业绝对主力的分红险,其“创收”地位已受到外部竞争者的严重威胁。
负增长
根据新口径统计,国寿1-5月份共实现保费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7.49%,相比前4个月增幅有所回落,4、5月单月保费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不单国寿,其余两巨头同期保费增幅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国寿、平安、太保4月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03亿、144.9亿、67.9亿元,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3.2%、6.2%,而去年同期数据分别是19.8%、41.9%和8.3%。
平安在3月份,用50亿两限产品“财富一生”硬是推动了保费高增长,创造了155亿左右的保费,但4月份保费,就锐减近一半,只为81亿元,环比负增长状况较为突出。
在投资型险种领域,泰康是险资较为高歌猛进的典范,但即便有着较高收益率,仍然难逃保费负增长的梦魇。
非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泰康总保费出现了-3.5%的负增长,主要源于银保新单-23.6%的负增长拖垮。而今年上市消息频传的新华人寿,其增长也岌岌可危,总保费和个险新单都出现了6%以上的同比负增长。
银保渠道的销售情况更令人担忧,同期,平安、新华、泰康的银保渠道总保费均出现了接近20%的同比负增长。
其实,今年一季度,保费增长缓慢就已经初露端倪。
一季度部分公司的保费销售都出现了缺口,一家中资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就有公司落下了全年保费计划的5%的缺口,“这种情况实在是太罕见了,一般来说一季度都会是超计划的一个阶段,往年的销售缺口经常在下半年的淡季出现,但今年在一季度就开始了。”
这显然不是个案。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在开门红最高潮的1月份,只有新华和泰康上海分公司同期银保保费超过了5亿。而在去年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曾在1季度创下83%的同比增幅,但今年1月其5.7亿元的银保保费尚且不足去年1季度的30%。
预定利率难斗定存
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然而,在某些危难时刻,产品细节的魔鬼仍然会露出其狰狞一面。
毫无疑问的是,占据全市场百分之八九十份额的分红险事实上决定了保费增长的速度,但从数据表象来看,至少在当下,分红险正遭遇销售危情。
受最高预定利率2.5%的掣肘,在加息通道下,分红险原本的储蓄替代功用已丧失殆尽。
一个最为简单的对比是,当下大多数分红产品保底收益率在2.25%-2.5%之间,而在多次加息之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高达3.25%,相比2010年10月20日加息以前飙升整整100个基点。
“无论是银行渠道还是客户肯定都会拿保险产品的保底收益跟存款比,你3-5年期的产品连一年期定存的利率水平都拼不过,肯定难卖啊。”上述银行人士称。
他透露,过去两年分红险比较好卖,也是跟低利率环境有关,“去年银行利率低,一年定存利率只有2.25%,2.5%保底收益的分红险就销量很好。”他表示,央行利率的走向的确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分红险销售的好坏,这几乎成了国内寿险市场一个规律。
2008年金融危机后,投资型保险逐渐萎靡,2008年底央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下降到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年期为2.25%,5年期为3.6%,随后的一年多低利率时期里,随着投连险与万能险的不济,分红险逐渐成为绝对的主力。
而随着去年10月央行一路加息以来,分红险被绑定的预定利率弱势逐渐凸显。
不过,一位曾经在境外工作过的寿险资深人士分析,分红险销售乏力,并不能简单怪罪产品预定利率,还与大陆寿险行业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陆处于经济高增长时期,通胀相对厉害,而存款利率也比较高。但在同时,缘于大陆保险资金投资市场和渠道有限,造成保险投资收益率甚至比银行存款利率还低,再扣除费用和利润,保险产品缺乏实质竞争力。”
“你去看香港市场,它的存款利率一直很低,一年期存款低的时候甚至只有万分之一,高的时候也就是百分之一,正常的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一般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它的投资市场又不像大陆这样‘熊’。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可以达到6%-7%,给客户4%-5%还是有所盈余。”
他表示,在香港市场上保险对客户来说相对有价值,而大陆市场某种程度上保险产品对客户价值较低,一些理性的客户经过比对后,缴费四、五年保本后就开始退保了。”他指出。
分红逊去年
在预定利率之外,并不是没有纵横捭阖的空间。
事实上,按照分红险设计初衷,在预定利率之外的分红水平到位,那也足以弥补预定利率天花板的缺陷。但无论是在理论抑或现实中,后者需要强劲的投资收益率支撑。
“投资型险种,说到底还是拼投资收益率。”上述人士称,无论是现金分红还是保额分红,无论期限长短,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决定的分红水平才是王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因为2010年的股市远不如2009年,今年各主流寿险公司分红水平都将维持在去年水平甚至更低,不计保底利率的话,趸缴分红险今年的分红水平约在1.7%-2.3%这个区间,期缴产品的分红水平还会低一点。
这样的分红利率并不十分令人意外。
据今年早些三巨头披露的年报显示,2010年,国寿、平安、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11%、4.9%、5.3%,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外,几乎是2006年至今最低的平均总投资收益率水平。
该人士称,2009年泰康的分红水平最高,除了年度红利以外,额外还分红累计红利的30%,但今年这样的神话应该不再;而国寿今年的分红相比去年或许有所收敛,鉴于去年的大手笔分红以及股息分配,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近三成,因此预估今年分红利率不会优于去年。
证券市场不乐观是投资收益最大的阻碍,以至于该人士甚至发出了“靠天吃饭”的感慨。“股市好,收益就好,保险就好卖;股市不好,收益就差,保险就不好卖。”他说,“上半年投资很不理想,如果下半年继续这种局面,今年的投资收益率可能还不如2010年,那么明年的销售又成问题。”
作为寿险公司投资影子的投连账户业绩,今年以来(截至5月23日,以下相同)49只进取型账户平均收益率为-5.23%,39只平衡型账户收益率为-4.07%。主动进取型账户中,除了国寿表现了6%的正收益,其余7只账户全军覆没,就连创造神话的新华创世之约和泰康放心理财进取账户分别只有-3%与-2.42%的业绩。
暗夜之中,协议存款利率的高企仿佛是一线曙光乍现:一家中小中资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今年相当比例的资产配置到了大额协议存款上,利率高达6%!
对此,上述人士称,相比过往协议存款确实有所上升,但截至目前主流大行的利率也就是在5.5%左右,“小银行的利率确实高一些,但是风险也更大啊,何必呢?”
“现在看来,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销售,还在于保险资金的运用水平,取决于投资收益,你的产品是否获得认可,不仅取决于渠道,还取决于你能给客户挣多少。”他说。 ?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