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本报 王成栋
摇摇树枝,看看有无虫灾;扒开土块,看看墒情……进入12月,每隔两三天,罗秋华都要到附近几个村子的林子去转转。这些树,都是他今年秋冬季参与栽下的。从上个月起,这位南部县建兴镇中和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两个新身份:南部县龙凤绿态造林专业合作社股东和已造林的管护员。
今年11月12日,全省首家造林专业合作社——南部县龙凤绿态造林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罗秋华拿出一万元入股。此后半个多月内,合作社四处承接造林、护林业务。作为股东兼造林员、管护员,罗秋华不仅能拿造林护林工资,还有望在年底时分红。
在中和井村,变股东、承接营造林护林业务的贫困户,有21户。这些贫困户是如何突破造林绿化资格审核、资金技术门槛,组建合作社的?这样的模式,在四川又能否进行推广?
1联手
贫困户入股有财力、有资质的家庭农场
何仕清刚住了一次院,但他的心情仍然不错,因为造林订单纷至沓来。这位龙凤绿态造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坦言,他没预料到业务会如此繁忙,“我们从成立到现在接了两千多亩的营造林活路,目前还没做完。”
实际上,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十分偶然。
中和井村距离南部县城约13公里,土地贫瘠、人口却稠密,2015年起一直担任中和井村第一书记的李德中介绍,该村共270多户,有110余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主要的收入就靠务工。”
八年前,村里人何仕清、何琼珍等人返乡创业,几年下来,他们创办的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但他们一直有自己的隐忧:上千亩苗圃,始终不好卖;自己参与造林,请来的工人积极性不够高。“其实,我们还申请了桑蚕等经果林的造林资质和苗圃的培育资质,但搞不起来。”
村民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周边到处都在搞乡村绿化,村民们想参与却面临着资质和资金的限制。“啥子叫行距,我们以前都不晓得。哪个业主敢把活路给我们做呢?”提到这些,罗秋华直摇头。
看到这样的情况,李德中觉得,时机来了。在李德中和南部县林业局的撮合下,全省首家造林专业合作社就此成立。
成立时,合作社的发起资本共计300万元,何仕清、何琼珍合计出资279万元,其余21户贫困户户均出资一万元。“没钱可以用实物抵押参社,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工设备、库房等。”何仕清说。
2运行
贫困户数量和收益占比均不低于六成
有了合作社,如何管理?“我们首先明确,造林专业合作社主要作用是扶贫、参与生态工程建管。”南部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合作社挂牌之前,南部县就专门出台管理办法:造林专业合作社内,第一个硬性指标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必须占到股东数六成以上,否则将不能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因为,南部规定,贫困户占比达标的合作社,可优先承担政府投资的造林绿化工程。
更关键的是,要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做文章。
在中和井村的合作社办公地,见到墙上贴着合作社运行制度。最关键的一条是:合作社的年度分配盈余中,贫困户所得总额占比不得低于六成,这是第二条硬性指标。此外,参与营造林期间,国家的财政补助,如公益林补贴等,将按出资比例直接量化到成员头上。
合作社还规定,从每年的盈余中抽取5%—50%设立公积金,由合作社管理,用于来年再生产;每年拿出盈余的3%—5%,设立公益金,用于合作社成员的技术培训等。
这些制度执行得如何?参股的贫困户们和主要出资方又得到了哪些实惠?
“能拿工资,还能分红。目前来看,效果很好。”李德中介绍,在当地,每亩土地的造林费用和第一年管护费用合计1600元—1700元。据此,合作社规定,造林期间所有的工人日工资标准为65元—70元,管护工工资则视具体管护成果进行调整。“一般来讲,树栽种一年后,业主单位才会验收,所以给一年管护费。”罗秋华说,他参与了15天造林,工资为1000元,加上管护,预计入社第一个月收入超过1800元。
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8日,造林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吸引上百贫困人口就业。
受益的还有主要出资方。何仕清说,参股的社员们告诉他,持股之后,大家干活的激情也更高了,“挣了钱自己还能多分红,哪个不争着干?”
3推广
大规模绿化全川带来推广好机遇
截至目前,南部全县已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26个。南部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数合作社均已接到年后造林、护林业务。
在南部县试点后,相关政策能否在全省铺开?
“把贫困户的人力资源与闲置的资金结合起来。既富农,又增绿。”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现在推广造林专业合作社时机正好。
根据规划,在2020年,全省超过66.5万贫困户要通过林业“摘帽”。此前我省林业脱贫的主要方式是发展涉林产业、增设生态公益岗位。但林业产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一般贫困户很难承担,而公益岗位数额有限。因此,营造林环节成为林业扶贫又一个可以挖掘的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造林专业合作社正在迎来政策红利。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自去年开始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本月初又宣布启动四大森林城市群建设,“今后几年,四川的营林造林任务和管护任务都很重,造林专合社只要有资质,不愁没活干。”
省林业厅统计,去年和今年,四川营造林面积均超过1000万亩。而预计2020年底前,全省计划内营造林面积为3000万亩,相当于10个卧龙自然保护区。此外,我省已明确,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还林户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还林还草任务。
“另外,还要考虑一点,四川的贫困县跟生态建设重点区域是高度重合的,这意味着,造林专业合作社本身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精准度。”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省正在对南部等地的试点经验进行总结,预计2017年底前后将会正式印发扶持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
富农增绿 南部县试水造林专业合作社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