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住房公积金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从春节前就开始沸沸扬扬,不过近来却一波三折,使得龙年股市开市就来了个“开门绿”。尽管市场对数千亿的资金渴望之极,但养老金究竟能不能入市、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入市、如何确保其保值增值,仍是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1一波三折 养老金入市“传说”始末 去年12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财经”年会时表示,“可以预计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社会保险基金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证券公司提供一对一、特色化等专业服务,满足这些基金机构保值增值需求。” 郭树清表示,目前地方政府掌握的社保资金结余达到2万亿元,将来可以委托给一个机构管理投资于资本市场。此外全国住房公积金的结余也达到2.1万亿元,加上财政盈余,都可以成立一个特殊的基金来运作。 对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去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回应称,“十二五”规划已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为了落实这项措施,有关部门酝酿将省市区管理的一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起来,按一定比例投资到各类金融资产。“这是一项正确的措施,我们表示支持。” 戴相龙认为,这些基金将有一部分投资于股票,投资比例应该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高于商业养老基金。国外养老金,大部分都允许投资于股票,投资比例一般在20%至50%。股市有波动,投资股票有风险,但股票又是最具有流动性的金融投资产品。 经过如此唱和表态,养老金入市的消息迅速在市场上掀起广泛的关注热潮。在当前货币政策未见放松、市场资金面偏紧张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对这块“大蛋糕”的从天而降欢呼雀跃。 不过,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今年1月20日却表示,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举措一定要经过人社部的审核同意。 对于有报道称某省将养老金委托给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尹成基说,按照现行规定,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人社部已先期开展研究论证,正在研究养老保险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办法。 尹成基说,下一步,将考虑开辟一些新的投资运营渠道,研究后在办法中加以明确,但总的原则是要确保基金安全,再考虑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据了解,到2011年年底,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总额2.8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2万亿元。 而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意外出现“开门绿”,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人社部的上述表态导致预期落空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春节之后,事件再次峰回路转。昨日《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说,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养老金入市步伐,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相关部门正在制订的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最快将在一季度发布。养老金入市比例很可能参照企业年金有关办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达30%。按照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计算,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入市。 从河北证监及人社部等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暂无养老金入市相关消息。2一石激浪 养老金是否会羊入虎口? 养老金入市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对“保命钱”的关注。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发表评论称,养老金与公积金目前绝对不能入市,这是保障国人未来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养老金与住房保障钱投入股市无异羊入虎口。如享受普通投资者待遇,亏多赢少,等于把国民最后一点财富输送给富人;如享受特殊待遇,普通投资者哪有活路? 一方面,不少人士担心,以中国股市过去十年的”零涨幅“表现来看,投资风险较大。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养老金制度还存在着收益率低的痼疾,如何保值与增值,确实一个大问题。 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只有存银行和买国债两种投资渠道。而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2000年至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总的收益率可能不足2%,低于同期的通胀率。 与此同时,与绝大部分社保基金的低收益相比,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社保储备基金在过去11年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2.14%)7.03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股票市场低迷,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当年取得了4.23%的投资收益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对于养老金入市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哪些养老金可以入市,养老金入市投向何方? 董登新介绍说,在我国,养老金积累与储备可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央政府负责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10年底约8000多亿元;第二部分是地方政府负责管理的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010年底约1.4万亿元;第三部分是企业自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2010年底只有3000多亿元。由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早已“入市”,因此,大家所议论的所谓养老金入市问题,指的便是第二部分——— 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其实,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统筹部分。这部分积累主要来自雇主按雇员工资的20%或更高的比例缴费形成,其产权是全体参保人共享,互助共济、社会统筹,并实行以收抵支、留有余地的“现收现付”制;二是个人账户部分。这部分积累来自雇员按自己工资的8%缴费形成,其产权属于个人所有,原则上不能调剂借用,个人账户实行的是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的“完全积累”制。 从理论上讲,社会统筹部分如果能有较大节余且长期不必动用,显然具有保值需要,因此可以考虑安排其中部分资金“入市”。至于个人账户,由于其积累更具有长期性、储备性,也可以安排其中部分资金“入市”。3可让企业年金成为养老金入市主角 董登新介绍说,在国外成熟市场,养老金入市的首选投资对象是证券投资基金,其次才是股票和债券。以美国401K为例,其资产分布大体如下:股票型基金占40%左右,债券型基金占10%左右,平衡基金占10%左右,货币基金占5%左右,公司股票不超过20%,债券及其他占25%左右。 不过,在美国,社会保险基金不允许入市,只能存入银行或是购买财政部内部发行的特别债券。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办法明确规定,尽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投资证券市场,但真正入市的比例不足50%。由此看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仍属比较稳健、安全模式。 董登新认为,如果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在目前无法实现全国统筹的前提下,拥有足够多积累节余的省份,可以将其社保基金余额的一定比例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代为托管,而绝不能各自为政,也不能由各省自己打理社保基金入市事项,这一点十分关键。 此外,董登新还表示,养老金储备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养老金:一是公共养老金,即由政府举办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基金;二是私人养老金,即由雇主举办的、自愿性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中国目前建立的养老金制度,只有短短的10多年的历史,但养老金总储备已达2.5万亿元人民币,企业年金仅有3000亿元人民币,与国外不可同日而语。 从长远来看,中国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当中国养老金储备大到足以与国内股票总市值及GDP规模相抗衡时,中国资本市场将有望得以长远发展,但这仍有待于国内私人养老金的发展。从长远看,企业年金应是养老金入市的主力军。它山之石其他养老金资金管理模式特点香港:规范透明金融市场是前提 香港积金局只是一个监管单位,强制性积金的管理和运行均由受托公司操作。香港市民对养老金计划有充分的选择权,不但分散了投资风险,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回报。从香港看,养老金市场化运营,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首先需要一个规范的金融市场、一个公平公正的监管机构和一个透明的法治环境。美国:员工自主选择投资组合 美国401K计划也称为401K条款,适用于私人公司,为雇主和雇员的养老金存款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员工自主选择证券组合进行投资,收益计入个人账户。2008年金融危机时,许多参与“401K计划”的人养老金账户缩水近半。英国:受托人具有更广泛投资权 英国养老基金受托人具有更广泛的投资权,是为保证在最大限度的组合投资中使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养老基金受托人可以不受投资类型的限制,只要是对受益人有利的投资,只需一项书面声明,说明指导其作出投资决策的原则,养老基金甚至可以投资于艺术品和外国期权合同。坚定推动养老金入市■王栋琳 各种质疑和阻力使得改革养老金投资体制的动议一拖再拖。然而,在中国老龄化洪峰来临之前,目前可谓养老金制度改革最后时机,应该当机立断、排除万难,坚定推动养老金入市。 首先,应统一和明确养老金“入市”不是“入股市”的认识。与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养老金投资的首要选择必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国目前有大量短期和中长期票据、国库券、金融债券等几乎零风险产品,还有企业债、公司债、地方债、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中低风险产品,这些投资品年收益率从5%-20%不等,大大丰富了养老金的投资选择。私募股权投资、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和低碳投资等一些新兴领域也可供选择。此外,实业投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给予优先权的实业投资。 其次,养老金进入股市不是全部,只是部分入市,而且应当逐步有序,比例可以适度适时调整。有观点提出,基本养老金不应入市而应大规模发展企业年金入市。目前中国的企业特点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与国外不同,中国的基本养老金规模远高于企业年金,目前阶段从其中分出一部分入市是可行的。 国外各类养老金投资股市比例最高在50%-60%,而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上限为40%。未来养老金投资股市比例可降至35%以下,也可以规定不得投资一些高风险板块。 再次,养老金入市是出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考虑,并非救急式的托市救市。毕竟,在低点入市总比在高点时再来讨论入市问题更加安全。 毫无疑问,养老金入市短期有利于提振股市,但中长期看更是熨平波动、有效止跌的坚强市场后盾。养老金的特点是沉淀性和增量性,一经入市,在安排好1-2个月的养老金兑付需要外,庞大主体在账面上无需频繁进出,不必担心“养老金赚了就是股民赔了”。参考美国的经验,每次金融危机中资金退潮,一旦触及养老金铺就的最后一道“资本地层”时,市场都会迅速止跌反弹。(节选自中国证券报)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