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重庆,除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火锅外,还有“良心房价”。近三年来,重庆的GDP增长速度领跑全国,荣获“三连冠”,可是重庆的房价却波澜不惊。近期重庆楼市的成交却有了明显上涨,连续两周,重庆的新建商品房成交均超过万套。重庆的房价就像坐在火锅中,有点麻,有点辣,还有点烫。
近两周成交量激增 但成交均价无明显变化
根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12月下旬开始,重庆的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明显升温。11月份新建商品房每周成交面积在55万至76万平方米浮动,而12月19日至25日,周成交面积迅速升至87万平方米,在随后包含元旦假期的一周,成交面积更是多达129万平方米,达到近期成交量的最高值。从重庆整个2016年成交的面积来看,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这一周的成交量,甚至超过了2016年2月份和7月份全月的成交。
2016年年底,当全国楼市在一直加码升级的调控中渐渐冷却的时候,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热起来,一波苦恼于限购的一线城市购房者最早嗅到了机会。“重庆现在房价1万出头,首套房首付只要20%,如果买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二三十万就能买一套。”看惯了北京、上海单价动辄8万、10万的住宅,北京市民王女士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虽然近期成交量大增,但是成交均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价格在7600元/平方米上下浮动。成交均价上没有浮动,但开发商的预期已经有所变化。重庆市民杨女士国庆节期间看了一套别墅,昨日却突然接到开发商的涨价电话,“涨了近50万。”元旦从上海去重庆买房的刘先生也表示,看了一个江北区的楼盘,近期也每平方米涨了1000元,“听说渝中区有一个盘,300多套房,有1500多户认筹,现在开发商已经停止认筹了。”
专家称房价上涨空间有限
重庆的房价可谓是中国楼市的“一股清流”。过去五年,重庆GDP增长了98%,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55%,而房价却只增长了12%。有一份《2016年10月全国100城市房价排行榜》中显示,重庆房价排名62位,均价7195元/㎡,甚至被兰州、南宁甩在了后面。
被压抑多年的重庆房价,会出现补涨或报复性上涨吗?多位市场人士向北京晨报表示,未来重庆房价向理性回归,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但是虽然重庆房价被低估,因为供应充足等原因,未来上涨的空间有限。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目前全国比较优质的且房价没太上涨的城市主要包括长沙、重庆和成都。成都已经出台调控政策,重庆房价虽然上涨最慢,但是房价继续上涨,也有出台限购限贷政策的可能性,“当然,重庆属于相对炒作少的城市,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幅度会根据不同区域决定的。从成本角度看,本身重庆房价不算太贵,关键是持有时间的问题,不见得会类似合肥那样,买了以后就翻番。”
重庆房价为什么可以保持温和?
即使在全国涨声一片的情况下,重庆的房价一直能保持稳定,这与重庆市委市政府打出的房价调控政策组合拳不无关系。
让土地供应成为调控房价的关键
在全世界任何城市,因城市土地短缺倒逼房价大幅上涨似乎都是一个“魔咒”。一个最容易被外界忽视的现象是,重庆是国内较早进行土地储备的城市,国有土地储备机构遵循“超前储备、一步到位、细水长流”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储备了充足的发展用地。当土地不会出现奇货可居的现象,房价上涨最关键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重庆在怎么用地上也招式独特:在重庆,政府基本是按平均每1万人1平方公里控制城市开发规模的,按人均30-40平方米住房面积来控制房地产开发;当然,还有许多人都听过的“25%原则”,意思是房地产投资要控制在占年度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比例。
对每个群体的住房要求精细化调控
众口难调,这是形容楼市调控最合适的表示。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无论房价怎么平衡,总有20%-30%的低收入群体无力购房;另外,因为房屋的资本品属性,高收入者总有继续买房的动力。而中间的大约70%,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也有购房需求的大众阶层。
重庆着力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重点解决100余万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和外地来渝务工人员三类“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面对许多刚性需求,重庆对广大的中端消费群体加大公积金保障力度、大力推行住房货币化安置,用各种便利化措施保障多数人通过努力买得起房。
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上的金融风险
除了调控房价的基本措施,重庆在防范打击一些在房地产市场“兴风作浪”高风险行为中的“招式”也值得一提。
重庆针对不同住房需求,实行差别化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引导银行资金合理配置,既满足了居民住房需要,又有效防范了风险。
央广评论:保持理性 切莫飞蛾扑火盲目炒房
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反复强调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并非简单重复,而是要建立明确预期,让房地产行业回归理性。
住,而不是炒,这是绝大多数人进入楼市的目的。然而,短期内快速推高的房价,却使得很多普通消费者不得不放弃住房的目的,进而转入炒房的轨道。因为担心房价严重超越自己的购买能力,也担心自己的资产在楼市的狂飙中贬值于无形。房价越高,心里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炒房,反过来又推动房价快速上涨,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一路狂飙,已经让中国百姓形成了房价一定会一路飙涨的强烈心理预期,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预期,房地产市场就难谈平稳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明确定位犹如一记棒喝。这记棒喝叫醒的是普通消费者:房地产长效机制可期,不要因为焦虑而盲目加入炒房大军;这记棒喝叫醒的更有那些投机客:信贷资金将严格受限,切莫飞蛾扑火。 撰写/王磊 原文有删改
(巩盼东/编辑整理 综合北京晨报、新华网)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标签: 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