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北京9月27日消息 据《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最近,由房价演绎的故事层出不穷,与之相关的住房公积金也备受关注。这一次引发大家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比例。
《北京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48亿元,涉及住房10万余套,而北京实际缴费职工达651万人,当年的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也就是说,100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只有一个半人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让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另外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2.29%。在缴存人数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占比达六成以上,远远超过“半壁江山”。然而与之相比,民企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却低得可怜。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仅占全年总额的19.07%。这无形中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
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现实中却面对着“劫贫济富”、“劫贫济贫”的争议。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报告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而且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没有平等受益,由此进一步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因此,报告建议“取消显著增长而又带来分配不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而对于这一观点和提法也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热议。住房公积金到底该不该调整?制度设计是否有违初衷?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苏海南:首先,1994年国务院发布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这是针对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分房、员工工资不含购房、租房收入的旧状况而推行的制度。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切合实际的。
当今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背景变了,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健全了,在这个背景下,第一,城镇职工无私房、无住房的状况与当时有了很大的不同。第二,人们的工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制度实行结果确实出现了偏差。
住房公积金缴存结余大幅增长,使用率低的原因在哪儿?其实原因就在于缴存单位个人的构成,在缴存人数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占60.15%,而前些年这些人大部分都有福利房分配或者优惠价房。与此同时,这部分群体的工资水平大概都处在中等及以上,而且长期都是很稳定的,所以我们的公积金结余大幅增加,但使用率却很低。
其次,我们并不能简单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导致了新的分配不公,因为在完全遵照原来的制度设计的情况下,分配不公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但现实情况与设想之间的落差比较大,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制度执行不到位。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近期内我们应该先堵漏洞,首先要严格控制缴费的上限,目前上限是12%,我们可以考虑下调到10%及以下。第二,我们可以调底线,让中小微企业也能建立起这个制度,让所有人都有住房公积金。
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研究这个制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年轻人继承老一辈房产的概率大幅度提高,在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下,我们可以考虑结合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增加工资水平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工资收入中都包含完整的购房费用。此外,我们当然也应该调控现在过高的房价。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我们可以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