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导读】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文放宽公积金租房提取条件,无需租金发票税票。《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彰显人性化管理,确保公积金“用好、用活”。
财经北京1月29日消息据《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直以来,住房公积金被人们打上了“不公”、“低效”的标签。随着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出通知放宽住房公积金用于租房提取条件,这种情况有望改变。三部门昨天发出通知,取消房租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的限制,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另,无房职工只要连续缴存公积金满3个月,无需租金发票、税票也可以支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数据显示,我国282个设区城市中,有49个城市的公积金利用率超过85%,107个城市超过75%,剩下126个城市的公积金利用率大约在50%到75%。也就是说我国近一半的设区城市公积金使用率没有达到银行存贷比。各地公积金的主要功能是发放购房贷款,但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公积金对职工购房提供的支撑力相对下滑。尤其是大量付不起首付的职工,无法使用公积金购买住房。
同时,各地对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十分严格,要求租金必须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有的高达30%;而且提取要件繁杂,要求职工提供经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租房发票等,导致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比较困难。现在,三部门联合放宽了租房提取条件,在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看来,能够有效提高公积金的功能。
韩世同:一方面鼓励租房,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首选还是想办法买房,但实际上通过租赁其实也是可以解决居住环境和条件,降低门槛,减少限制,有助于改变人们居住的理念,引导一部分人通过公租房或者社会租赁房屋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同时能够让公积金发挥作用。另外,在公平制度方面,因为机制,公积金被诟病是为买的起房的人提供的,而买不起房的人只能做贡献,那么现在如果租房能够使用,那么就体现了公平性。
住房公积金的改革虽然来得比想象中晚,但是总算在努力寻找新的功能定位。租房提取公积金条件的放宽让人对市场良好预期又增加了一分,不过韩世同认为,这项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情况不会有大的影响,更多的意义作用于公积金的管理和使用。
韩世同:在目前中国人的购房意识状况下,如果买的起房还是想买房,即便放宽公积金租房,或者鼓励租房,其实对购房这方面的影响不如房价过高对人们造成影响那么大,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冲击和影响。早先可能对比如像广州这类公积金余额本身就不足的区域,带来一定的影响,也有可能会造成更多人提取公积金,造成余额不太充足。
杨红旭曾经发表观点说公积金制度不够与时俱进,已经明显滞后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现在看来,改革的进程和预期相比一致吗?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对此解读。
杨红旭:还是比较慢,公积金制度像一件破衣服一样,缝缝补补,总是穿不上新衣服,关于公积金条例的修改之前一直在酝酿和筹备,到现在还没有修改。目前基本上实行的还是1999年公积金管理条例,所以,很多制度不完善已经无法与时俱进了。这次修改的范围是基于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稳定消费。其中之一就是住房消费,住房消费当中提出了所谓的放宽公积金支持房租规定。所以,基于国务院的精神,现在出台这样的政策,对于房租支持一直在增加,这是好事。虽然改革力度比较慢,幅度比较小,但是总体上,改革总比不改革的强。
:住房公积金现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到底有什么价值?
杨红旭:其实对个人,主要就是一个免税功能。
:免的是哪一项税?
杨红旭:是个人所得税,即工作收入当中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公积金是免税的。很多买不起房子的人,主要享受免税功能。因为买不起房子,所以无法使用公积金去购房。还有很多人房子比较多,没必要一直去交公积金,但是不交,单位部分损失很大。这是一个制度,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没多少价值,但是这部分历史惯性很大,所以说取消很难。
:我们说的更精确一些,是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来说就是一部分以公积金计价收入免费活期存款功能。
杨红旭:还不是存款,因为存款利率是低于银行利率的,现在很多人可以去买余额宝,利率远远超过公积金的利率。另外,主要就是单位方,发工资的时候公积金这部分是可以免个人所得税的。第二,贷款的时候利率是低于市场的,现在很多人对公积金贷款的依赖程度比较低,所以,可贷可不贷。
:为什么不能把存款的公积金利率提高一点?没有其他的理财方式吗?
杨红旭:这是国家相关规定,首先,是防范风险。不能拿职工的钱盲目去投资,这样会产生问题。因为钱不是政府的钱,是职工个人交的钱,所以要保证这部分财产安全第一,所以比较谨慎。但是我认为,可以参考一些社保基金,扩大投资的范围和力度,这样使公积金整体收益提高。但问题是,如果提高利率,按照目前的管理办法,这些收益是用来居住保障房的,跟个人没关系,收益提高之后也不能分配给个人,需要转让去做保障房,对职工又不公平。因为钱属于你,升值之后钱又不能给你,所以这个制度就像,现在衣服已经非常破烂了,很多洞,需要修补,但是修补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我们首先要认可目前三部委出的文件,改革在前进,当然改革力度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预期。那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对于个人来说不太公平,没有太大意义,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什么意义?
杨红旭:对地方政府有意义。因为钱交了之后是由地方政府去管理的,地方政府相当于一个小金库,因为这个钱个人用不完,不管个人贷款购房,还是租房,这个钱总归是有结余的,有沉淀的。因此,一部分地方政府可以拿来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可以用来贷款去支持保障房项目,房地产项目。另外,可以用于生产规模,比如某些方面很急着用钱,那么可能就暂时挪用一下这个资金,所以地方政府是管钱的,这个钱是有价值的。
:对于中央政府公积金有价值吗?
杨红旭:中央政府的历史出发点就是配合房地产,支持个人更好的去购房。但是,目前是双轨制,一方面是保障房,一方面是商品房,那么,商品房就要通过商业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来支持个人住房,公积金对于保障群体是有利的。政府将保障房用于保障福祉或者是分配公租房或者廉租房,或者是进行货币补贴,这种供应金融支持手段,对个人支持力度不大,所以目前这个制度,跟中国的住房供应双轨制之间已经不和谐不协调了。
:分析了公积金对于个人,对于地区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像公积金管理部门,属于什么样一个部门?是属于公务员这样相关的管理序列还是相当于事业单位,还是相当于企业?
杨红旭: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但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属于公务员编制,因为属于住建部,地方政府管理中心是从管理调制,跟住建部是直属关系,当然也由地方政府管理。既有地方政府管理又有住建部的管理,是双重管理。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租房的放宽的确是对无力购房或者没有必要购房群体的一次利好。减轻了部分租房者的压力。但张大伟同时指出,公积金作为职工互助基金,更大的意义和影响应发挥在购房上。低收入人群更希望看到增加贷款额度,降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难度。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住房公积金可用于广大租房者,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升制度的公平性。
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说,公积金制度在开始实施的时候,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推进了房改,历史评价应该是积极的。但是现阶段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变化了,房地产市场的环境也变化了。住房公积金要与时俱进,需要改进、改革、改善,需要找到自己在新时代下的定位。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