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导读】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另据数据显示,截止11月11日,北上广深住宅土地收入高达2755亿创出新纪录。评论:全国楼市已从一线城市开始缓慢复苏。
财经北京11月13日消息 据《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中午,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今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2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1%,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84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减缓8.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7158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减缓8.2个百分点。
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76,比上月提高0.04点。
另外,今天的证券时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今年的住宅土地成交额已高达2755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2728.9亿元,创造了新的宅地收入纪录。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全年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额将首次突破3000亿元。
自从9月30号央行和银监会限贷松绑,之后一些城市公积金松绑,10月份一些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开始出现回升,那么,结合今天的数据,是否说明楼市这一轮的调整已经基本结束,楼市的复苏开始了呢?对此,特约评论员、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仍为时尚早。
丁建刚:我认为还不能从现在已经得到的数据中,判断现在市场处于复苏还是暖冬,因为整个市场这一次调整我个人认为是危机,从二、三线城市开始长达一年多时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今年5、6月份成交量开始下降,所以整个市场还有一定的惯性。我们看到的土地数据,北上广深今年的土地超过去年的全年,而且土地价格有大幅度上涨,但是之所以说危机,就是它和每一个城市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联系不大,而是一种信心危机,我们不能不把这种楼市的现状,放在整个经济环境中来看,毕竟三季度是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指标最差的季度,所以人们的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对未来仍然持比较强烈的观望态度。同时在我们实际上可供水库中,又增加这么多土地储备,未来一段时间去库存化的压力还是非常大,包括一些一线城市在内。
10月份以来,一线城市成交量全线上涨,二线城市的杭州10月份共成交商品房12768套,是五年来最高的单月成交量。针对这种情况,丁建刚指出,限贷松绑的确给了市场较大信心,实际购买力释放不少,但总的来说,市场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预期。
丁建刚:虽然一线城市还没有放松限购,但是9月30号央行和银监会的限贷松绑,给市场输送了较大的信心,从实际的购买力上看,释放出来很多。原来三套不能贷,二套是惩罚性1.1倍利率等这样一些解除了,给市场增加了很大的信心。但是现在总的来说,市场没有恢复到正常预期,大家觉得这个楼市不太会跌了,这种预期还没有出现,所以现在来判断市场就是暖冬了,或者是复苏了还为时尚早。
我们认为,9月30号的限贷松绑的确像为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一线城市包括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有所回暖是市场的一种正常反映,但是楼市的黄金10年已经过去,此轮调整过后楼市的复苏也将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复苏,近入白银10年的中国楼市将呈现一种理性的增长,而不再是暴增。特约评论员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对此进行评论。
:对于今天看到的数据,结合10月份以来,一线城市楼市成交回升的现象,有观点认为,楼市已经开始复苏,但我们刚刚采访的评论员丁建刚认为得出这种结论为时尚早,因为整体的宏观经济情况仍不容乐观。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杨红旭:首先如果看市场信号,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开始复苏了,复苏的第一个指标就是成交量。今天我们观察35个城市的成交量,从8月份开始复苏,9月份比8月份增了10%左右,10月份环比9月份增加了24%,24%这个增幅就很高了,因为它创了年内增幅的新高,所以说量先开始复苏。价格的话是有一定滞后性,所以说价格目前还没有复苏,大部分城市的价格还在跌,企业也不敢去起价。但是只要量开始复苏之后,持续几个月价格就会止跌,甚至部分城市会反弹。今天的数据公布了全国的房地产数据,我们发现,很多的数据已经出现了止跌的信号,因为我们看全国的商品房销量的一个同比跌幅是首次收窄,全国土地市场前九个月成交面积是一个负增长,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正增长,包括全国的新开工面积的同比跌幅在进一步收窄,全国的房价跌幅也开始慢慢收窄,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阶段。包括房企资金面也开始见底之后,往上走了一点,包括购房经济指数也开始是略有反弹。所以看大城市的成交量,明显这两个月已经开始复苏了,看全国的数据,前10个月很多指标依然是很差,但是最差的时候,可能就在过去,所以这就是一个一线、二线先行开始复苏。而大看全国的话,最差的时候可能正在过去,正在筑底,在明年的上半年应该能够走出底部。
:所以现在我们关键是要看这种成交量,它是在松绑之后一种的短期反弹,还是有可持续性?因为前面您也谈到了,价格是不是能出现回暖,也要看成交量的回暖,是不是有连续性?这方面您怎么判断?
杨红旭:我认为成交量应该会进入一个新的延续性,关键是一个逻辑,数据有时候会变化,但是关键是看逻辑。我们这次楼市降温,有两大环境跟2011年不一样,第一大环境,目前货币政策是中性偏宽松,2011年是持续加息,包括通胀很高,这样的话,我们2011年我们的楼市调控是和2014年不同的。那么今年政策开始进行分化,允许地方救市,到了930之后,中央部门也在救市了。2014年8、9、10三个月成交量是持续往上走,而2011年大城市的成交数据,8、9、10是持续下台阶的,目前是上台阶的,所以说无论是看数据还是看逻辑,我都认为这块未来半年,大城市将率先走出复苏,然后全国和其他一些城市会稍微滞后一点,估计在明年会完成探底。
:当然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不知道你是不把它讨论进去,一方面是前面丁建刚先生谈到一线城市,可能会存在新的去库存压力。另外一方面,还有可能出台一些政策影响,比如我身边一些朋友,如果在卖房,我问他为什么卖,他说他可能手里有几套房,担心未来会出台房产税,对他整个情况产生影响,有没有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杨红旭:首先就是库存量大和小,第一看拿地速度,第二要看卖房速度。因为假如说卖房速度快于拿地的速度,这个是没必要去忧虑的,因为卖房卖的快,这样库存会降。所以今年虽然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比较火爆,但是大部分城市市场只是温和,甚至是降温。所以明年新房共有量应该比今年稍微少一点,主要是因为今年大部分时间土地成交都是一个低迷的情况,所以我认为明年库存应该是一个见顶,慢慢往下走的过程。包括区划周期,区划周期比库存还要重要,据我们统计,区划周期应该是今年7月份见顶了,见顶之后往下走,就意味着整个市场的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进行转变。
:房产税未来的预期您有考虑吗?
杨红旭:房产税是一个中长期的税,在国外很多国家有新的房产税,但是并不能成为抑制房价,或者支持房价泡沫破灭的重要工具。所以说现在有一个预期要增,只是以后增的话,好多人是免增的,就是第一套房有一个免增的面积。
其他观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张大伟 表示:一线城市仍是开发商争相抢夺土地的重点区域,9月份以来,万科、保利、首开、远洋等标杆房企已经连续多次出手拿地,虽然目前土地市场依然低位运行,但房企抄底意愿有所抬头,部分热点地块的竞争比三季度更加激烈。另外,上海松绑公积金等调控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改善入市需求,提升一线城市四季度的成交量。不过,房企为了年底“跑量”提升销售业绩,预计房价将较为平稳,继续下调的可能性降低,但鉴于库存压力,短期上涨的空间也不大。
有观点认为,搭乘限贷松绑等利好政策的快车,房企积极推盘促销,库存去化周期明显收窄,但整体楼市库存仍处于高位盘整状态。而从市场走势看,虽然库存正在构筑顶部,但存销比已经见顶回落,房价下跌压力将趋于缓解。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