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数据说明去年有关部门有意控制放贷额度确实起到了效果,但同时也让部分市民痛失买房的最佳时点,造成了一定损失。接下来,广州市的公积金政策会怎么走?其实,决策选择方向已定,而且回旋余地不大,因为按照目前的房地产政策趋势,以及住建部所提的“各地公积金应该尽可能提高使用率”的方向,放松审批门槛、尽可能多地提供较高额度的贷款就是大致的调整方向。
去年,有关方面出于控制额度的考虑,出台所谓“史上最严新政”,其中强调“公积金贷款只能申请一次”,引发社会巨大争议,但征求意见出台8个月后并未见执行。因为该份新“办法”按规定需报市政府审批,上报至今已过去大半年,文件迟迟未出台。正是在这个等待的阶段,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由温和转变发展到明确转身。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目前看来,该份新“办法”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而且有可能完全推倒重来或者直接放弃执行。
首先是“只能申请一次”条款应该从文件中删除,如今的经济形势下,需要较多刺激消费,特别是房地产消费,这其实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只能贷一次”显然不利于这部分消费力释放。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改善性住房的购买者是本轮房地产政策的明确受益对象,也是决策者多次强调的应该予以鼓励的对象,而“只能申请一次”条款与此明确产生冲突。
其次,有必要缩短对贷款者的公积金缴存年限要求。该份新“办法”中规定,本地人需连续足额缴存6个月且累计缴存2年或以上,外地人则需连续缴存6个月且累计缴存3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公积金贷款。这样的条款稍显严格,对于相当一部分在私企中工作的人员而言,不要说“连续缴存6个月且累计缴存3年以上”,他们中一部分人甚至根本没有被缴存公积金,因为企业不愿意支付这部分成本。因此,建议将外地人累计缴存年限改为两年较为合适。这样的修改将进一步释放市场的购买力,符合相关房地产政策与方向。
何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抢贷公积金,广州其实已经消化了相当一部分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以广州的住宅库存数量之大,也需要更多刚需购买者和改善性需求的购买者入场接盘。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数据显示,4月广州住宅未售套数为153184套,未售面积为20224766平方米,创出历史月度新高。广州26.1个月的去化周期,远高于北上深等其他一线城市。面对这样的数据,公积金政策应该尽其所能选择宽松的方向。
标签: 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