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广西出台新政:购房可用父母、配偶、子女的公积金。而在此新政出台的前一天,重庆市也发布《通知》,将不实施“限购”城市的首套商品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据某监测机构报告称,截至9月底,全国共38个城市商品住宅累计库存余量为34867万平米,三四线城市存销比为28.94个月,远超合理区间,存在显着的降价压力。这则意味着,去库存之战仍然困难重重。为此,多地政府部门已在近日出台“新招”。
多地政府频繁出手“救市”
近日,住建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广西结合实际出台了异地贷款具体实施办法。办法规定:每月公积金还款额上限提高到60%,公积金余额不足时,可提取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公积金。
当月,重庆也发出通知,要求对资金困难的房地产在建项目,不简单地抽贷、停贷和压贷,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额,明确了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5%,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以适当缓解房地产投资逐渐下滑的局面,并加快去库存。
山东省也在近日出台政策,提出鼓励房地产企业将商品房改造为电商用房、教师公寓、养老地产、旅游地产。
有分析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房改至今,中国楼市的主旋律一直是抑制过快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政策主要为了防止楼市过热。其中只有两段时间是鼓励住房消费,刺激楼市发展,第一次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压力加大,需要房地产市场发挥支撑作用。第二次救市开始于去年,自“9·30”新政开始,“救市”二字,已成为房地产调控中被频频提起的关键词。
有人认为,今年“3·30新政”以来,大中城市(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价的回升主要是过去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由于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带来的市场需求的透支,如果房企据此以为未来楼市一直会保持这样的量价走势,那其实就是对于市场的误判。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