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上级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的决策指导下,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认真落实郑州住房公积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为主线,积极拓展制度覆盖面和政策受益面,强化资金运作使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实现,管理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昨天,记者从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十二五”末,郑州地区(不含省直机关住房资金管理机构,下同)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和余额为740.42亿元和357.9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6.3%和101%。全市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和余额为445.15亿元和313.1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21.7%和206%。住房公积金个贷率87.5%,比“十一五”末提高30.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缴存额达到462.41亿元,提取使用和发放贷款总额达到589.39亿元。到“十二五”末,共支持19.74万城镇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改善了居住条件。全市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19.29亿元用于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2个,累计发放贷款1.6亿元。2015年,管理中心通过放宽申请条件、提高贷款额度、调整首付比例、取消担保收费、开通异地贷款、放宽提取条件等举措,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全年提取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为91.73亿元、110.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68.9%。全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13.16亿元,同比增长34.5%,个贷率达87.5%,同比提高17.5个百分点,进一步发挥了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作用,支持广大缴存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实现安居梦想。
坚持制度扩面,切实保障广大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十二五”期间,管理中心扎实做好归集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应建尽建、应缴尽缴”,坚持制度更大扩面。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传媒进行住房公积金法规和政策宣传,主动把握政策宣传的导向。同时,还通过“12329”服务热线、公积金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印制宣传手册和资料片等多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持续营造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的良好舆论氛围。
“201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主动向市人大、政协、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汇报管理工作情况,争取支持,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的行政推力。”他说,该部门积极争取质监、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的配合支持,督促企业依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政府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比对,为开展归集扩面提供可靠依据;与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处联合印发了《出租汽车从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办法》,探索特殊行业人群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方法;与市服装、物业管理等行业协会对接,扩大制度受益群体;发挥受托银行作用,利用银行客户资源促进归集扩面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在重点行业、规模企业开展行政执法。自2012年起,全市出租车司机群体开始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富士康公司、格力电器等知名企业实行专管员负责制。同时,管理中心每年不定期召开新开户缴存单位、住房公积金业务专管员培训会,每两年开展住房公积金缴存先进单位和经办人评选活动,并将归集扩面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制度扩面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并得到巩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