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社保城乡全覆盖 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


网上查信息、银行领工资、社区搞服务……老百姓就地就近、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保服务,在我市已变为现实。近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全部实现省级或市级统筹,全市参保总人数超过300万,社会保障体系已从城市覆盖到农村,从职工覆盖到居民,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
市人社部门紧扣“保障为民生”的主题,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全力以赴扩大覆盖面,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2007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15亿元资金,先后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并在全省首家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我市又新增6个国家级新农保试点,11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并将未列入试点的城区、郊区、开发区,按照国家试点标准,由市财政出资,一并启动,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彻底解决约125万名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
五年间,工伤、失业、医疗保险先后实现市级统筹,互助共济能力大大增强,参保人员待遇再也不会受县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养老金连年上调,从月人均553元提高到1341元,取暖费从80元提高到1400元;失业保险金五次调整,从每月251元提高到700元;职工医保支付限额从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居民医保支付限额从9万元提高到15万元,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市年支付各项社保待遇18亿元,做到了不拖一天、不欠一分、不漏一人。未参保、中断缴费人员和五七家属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减轻企业负担,原来由企业负担的“老工伤”纳入社会统筹。全市4万多名国有、集体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
养老和医疗实现了全国转移接续,社保基金监督全面加强。以启动“金保”工程为标志,我市社会保险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社会保险“一卡通”一期建设任务,初步建立起数据实时传输,覆盖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经办机构和200多家定点机构,参保、就医、结算“一卡通”的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卡51万张。参保人员凭《社会保障卡》,可在全市13个县区任何一个定点机构看病买药,就地结算。数据中心、省市县联网、门户网站先后建设完成。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陆续纳入社区管理,298家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遍布全市。
截至2011年底,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02万人,基金征缴186873万元,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8.98万人,基金征缴172748万元。医疗保险参保91.3万人,基金征缴7100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26.13万人,基金征缴18728.36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17万人,其中农民工14.85万人,基金征缴1256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33万人,基金征缴2600万元。新农保参保人数128.61万人,基金征缴17670万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
随着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全部实现省级或市级统筹,目前,全市基金征缴总额超过24亿元,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保待遇24亿元,基金结余43亿元。全市参保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城乡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和日益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