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只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参保条件,都可以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同时如果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纳的费用满足一定的年限,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那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标准及计算是怎样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是怎样的?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组成标准
(一)月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计算系数计算所得)。
(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制定)。
(三)个人账户总额(每月所缴纳费用的积累)。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计算公式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月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总额 ÷ 计算系数;
(三 )基础养老金 = 标准为55元(今后随国家政策调整)+缴费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
(四)个人账户总额 = 个人缴费 + 政府补贴 + 集体补助 + 社会和个人资助 + 上述金额产生的利息;
(五)计算系数 = 139(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数相同);
领取年限超过15年的则个人收益更大;如果国家调整基础养老金,获得的收益更大。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
(一)最低补贴标准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至600元补60元、缴700至900元补70元、缴1000至2000元补80元。
(二)对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缴费困难群体,由当地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不能冲抵个人缴费,个人不缴费的不予补贴,事后追补缴费的也不予补贴。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标准及计算是怎样的具体介绍,通过了解可知,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主要取决于退休前缴纳的个人账户的总数额,这也就意味着缴纳的养老保险档次越高,那么相应的日后领取的也就越多。
延伸阅读:
养老保险要交多少年才可享受待遇
农村养老保险怎么交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怎样的?被征地农民身份如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