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劳动法保障公民什么权利?

2017-08-17 08:00:03 无忧保

【为您推荐】江城区律师   鹿城区律师   舒城县律师   淮阴区律师   江华县律师   恩施市律师   会理县律师   

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其对于劳动者权利的保护,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劳动法究竟是什么呢,有哪些原则呢?劳动法保障公民什么权利呢?接下来,就请跟随无忧保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劳动法概念及其原则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劳动法基本原则:

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2、劳动是公民的权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3、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5、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二、劳动法保障公民权利

1、劳动法保障公民的休息权,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切实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

2、劳动法保障就业者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如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比如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保障劳动者有取得报酬的权利,如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由此看来,劳动法调整的是以劳动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其原则的出发点即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法从多方面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其不仅仅保障公民的就业权、取得报酬权以及职业培训的常见权利,还包括休息权等权利。以上就是对“劳动法保障公民什么权利呢”的回答。如果你对此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登陆无忧保网站,既可以浏览更多的相关栏目,还可以咨询在线律师获得解答。


延伸阅读:

2017年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

2017年最新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2014最新劳动法全文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