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劳动者能够有休息的时间,《劳动法》规定了一些特殊的日子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假日有些放三天,有些放七天。究竟《劳动法》规定了哪些法定节假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如下: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四)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相关知识
节假日的工资支付计算标准分为不同的情况: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定节假日除了可以享受几天的休假外,如果安排劳动者加班,则还要支付更多的加班费。这一点,请广大劳动者们特别注意,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春节加班费怎么认定
2017年春节放假加班费是多少
2017年除夕加班费是多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