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事业编制人员是否可随时通知单位解除合同?

2017-10-30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刘某2016年大学毕业后参加苏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被该市某小学聘为数学老师,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聘用合同。工作两年后,刘某觉得在小学当个老师,工作太琐碎,也太平淡了,就想自己出去闯一闯,干出一番事业。于是,刘某在2016年的3月份向学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学校考虑到自己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安排问题,没有能够与刘某协商一致。刘某认为是单位的某些领导故意与自己过不去,不想让他离职。一个月后,刘某跳槽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学校得知此事后,要求刘某继续到单位上班,否则将对其进行处分。刘某认为,自己已经提前30天通知单位解除聘用合同了,聘用合同已经解除,自己与学校之间已不存在聘用关系了。

那么,刘某与学校之间的聘用合同解除了吗?

【案例分析】

刘某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与学校之问的聘用合同并没有解除。

学校是事业单位,与普通的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之间的聘用合同关系的解除,不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人员的辞职问题,也与普通的企业单位员工辞职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有国家事业编制的,其岗位设置也是根据聘用单位的实际需要,履行审批手续后确定的,事业人员的随意离职会造成岗位空缺,单位工作将受到影响。

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受聘人员有以下情形的,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3)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4)依法服兵役的。除了前述四种情形外,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的,应当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未能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6个月后,受聘人员可以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如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可以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可见,刘某与学校之间的聘用合同并未解除,刘某仍负有继续履行聘用合同的义务。

【案例点评】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辞职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身份是比较复杂的,有些有正式的事业编制,实行的是聘用制,有些没有事业编制名额,只能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这些工作人员的辞职问题上,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区分。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辞职的,应当适用原人事部发布的《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规定;无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辞职的,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使得事业单位这种混乱的局面将得以解决。《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可见,国家在立法层面是考虑到这一问题的,简而言之也就是“特殊法有规定的,优先适用特殊法;特殊法无规定的,适用一般法”。这样规定,既解决了本法与现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解决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无法可依的局面,也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留下空间。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