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今年以来,江苏扬中市人社局以惠民利民为追求,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水平,曾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优秀单位,被省医保中心评为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是深化保险制度改革。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台《扬中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做好参保人员核定和信息收集、视同缴费指数测算、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补算等事务性工作,不断研究解决我市原有试点政策与新制度的衔接以及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目前内部业务程序及本地各联网医院接口程序开发已经完成,处于试运行状态,预计11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到时我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可持社保卡进行异地结算,省内非扬中本地参保人员也可持卡至我市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稳妥推进老农保清退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印发《致老农保人员一封信》万余份,组织人员走村串户,对涉保人员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动员办理退转保。
二是推进社会保险扩面。落实全民登记制度,走村入户进行拉网式普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我市本地户籍人口全部完成登记工作,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目前全市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五大保险分别参保10.6万、10.6万、7.7万、5.5万、5.3万人,覆盖率均达98.9%以上。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会同财政部门增加社保待遇,征地保障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增幅达10%左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幅8.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幅5.8%。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115元,4.5万人受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人均增加30元,6500人受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加 137元,人均工资总额达1767元/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人均增加274元,人均工资总额达4739元/月;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补发到位。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三级财政补助由430元提高到470元;提高居民医保补偿待遇,将参加居民医保的学生年度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2万元,新增6种学生慢性病门诊费用视作住院报销。适当增加外地定点医疗机构,我市外地特约医疗机构的数量由28家扩展到33家,切实减轻大病患者费用负担。
四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规范、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构建阳光、透明、公开的基金服务和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基金安全。实施医保反欺诈亮剑行动,组建医疗稽核专家团队,以心内科、普外科、肿瘤科为重点,对可疑病例和大额费用从用药合规性等方面进行鉴定。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46亿元,基金备付期56 个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结余3.57亿元,基金备付期90个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余3.93亿元,基金备付期17个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余137万元,基金备付期0.13个月;工伤保险累计结余2360万元;生育保险赤字531万元;失业保险累计结余8954.53万元,基金备付期64个月。
五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网格化管理,将全市2.0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划分为24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协理员,实现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零距离对接。打造新农保四不出村工作平台,全市共设置162台电话支付终端 和56部金穗惠农通,农民办理新农保登记、缴费、领取和查询业务实现足不出村。打造就诊购药半小时服务圈,设立15家定点零售药店和40家村卫生院,定点药店提供24小时服务,基本药品实行医保限价。创新退休人员居家养老护理模式,全市81个村全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聘用192名网格协理员,建立退休职工动态管理档案,重点针对空巢、孤寡、高龄、残疾等退休人员,广泛开展养老养残、老人洗浴、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12大特色服务,为全市200多名行动不便退休老人提供上门体检。
六是推进社保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卡建设,在镇江辖市区率先上线金保工程平台,建成社会保障卡服务大厅,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社保卡应用系统,目前发卡23万张,发卡率达80%,社保卡应用项目开通近80项,应用率75%。完成金融系统对接,实现养老和医疗保险各险种银行代扣代缴,医疗保险待遇、退休待遇支付直接拨付至社保卡。启用社保自助一体机,在本局服务大厅及6个乡镇人社服务中心配置自助查询一体机,自助终端平均每天使用量超160人次,下一步将把自助一体机服务延伸至全市所有村级平台。优化互联网+服务,整合扬中人社门户网站等公共信息服务载体,开通扬中人社微信号,拓展咨询服务功能。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