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最高法20日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属工伤。最高法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解释,下班后,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属于合理时间。下班途中需到菜市场买菜再回家属合理路线。 近年来,工伤赔偿成为劳资双方发生纠纷的重点领域,而对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的内涵解读,更是人们产生认知歧义的争议焦点。最高法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列举出包括探望父母、顺路买菜等日常行为在内的四种情形,不仅界定和拓宽了上下班途中的概念内涵,有助于规避司法实践中的认知歧义和裁量各异,更彰显出政府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人性化关怀,堪称法治进步和文明提升民生善举。 尽管国家在制定《工伤保险条例》的决策过程中,不乏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情形的认定考量,但由于对上下班途中的概念界定过于狭窄,加之劳资双方基于各自利益考量的不同解读,司法实践中的纠纷与纠结便不可避免。 事实上,人们不可能一刻不停的连续劳作8小时,从走向岗位、补充能量和修复体力的预备角度解读,上下班途中应当被视为工作的延伸,将途中发生的意外认定为工伤并非牵强附会。再说,除了大块的工余时间和法定休息日,人们利用上下班途中顺便或者绕道办点事早已成生活习惯,比如买菜、接孩子、看父母等等。从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计,人们不可能先下班空手回家,再出门购物买菜。 为彰显工伤认定的人性化,最高法此次司法解释紧扣合理这一关键词,包括合理时间、合理路线。也就是说,充分把握对途中时间与路线要求的正当性考量。比如,把早一点、晚一点、下班后再加班、选择错峰回家等诸多情形,都界定为合理时间区域;把顺便的买菜、接孩子、看父母等日常活动都视为合理路线,既不依上下班的最短距离,也不按用人单位划定的路径,而是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正当需求和实际需要,这无疑契合了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