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过劳死,谁之过

2018-06-27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本报 李小彤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8月15日,21岁的德国小伙子莫里茨厄尔哈特死在自己与人合租的伦敦公寓卫生间的淋浴头下。最近6周,厄尔哈特一直在全球顶级投资银行美林实习。死前3天,厄尔哈特都是早上6点之后才回到公寓,上午9点再去上班。厄尔哈特这宗被怀疑是过劳死的个案,让投行地狱式的加班文化受到各界谴责。 过劳死年轻化引人深思其实,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类似的员工过劳死事件也频频发生。今年5月13日,奥美中国北京公司一位年仅24岁的员工突发疾病猝死。这位员工去世时,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人去世后,工作QQ还一直亮着。5月15日,福州知名IT公司一位年轻员工也因过劳而突发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6月17日,毕业后刚上班8个月的安徽小伙李哲高温下加班12小时后死亡,生前多次预言自己会 累死。而这几例,不过是近几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企业员工因过劳死亡事件中最新的案例。目前,我国大城市白领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 过劳死不仅威胁着在生产线上劳作的普通职工,还呈现出向高科技领域、 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不久前, 《中国青年报》报道,每年我国过劳死的人有60万之多。2012年,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而且,正如上述新闻中所体现的那样,过劳死呈现年轻化趋势。2010年底,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举办的 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成为中国人过劳死的高发区。对92个个案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个案中劳动者 过劳死时的平均年龄为44岁,而科教界、IT、公安和新闻行业,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已经在44岁之下,IT阶层年龄最低,为37.9岁。过劳死成为年轻员工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加班文化责任不可推卸山东格兰百克生物制药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孙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可以说,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是员工过劳死的导火索。比如华为文化就是挖掘员工最大的潜力,给予高额的回报。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员工为了丰厚的报酬心甘情愿地加班。企业的这种导向实际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过劳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企业员工无限速压榨的结果,同时还加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风云说:一个员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等于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这就直接导致工作岗位需求减少,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大量员工在透支生命。对此,青岛海克斯康测量技术有限公司的纪小姐认为,企业考虑到持续健康发展,过于宣扬加班文化是不对的,但有时企业也没办法,尤其私企、民企、外企的市场竞争压力极大,要节约成本。但是凡事要有个度。企业加班文化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加班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轻则造成劳动者健康受损,重则导致劳动者死亡。有报道称,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2012年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7成知识分子奔波在 过劳死的边缘。 过劳死,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一种灾难;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劳累导致的伤害如何约束那么,过劳死在我国有法律保护吗?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浦姝嫄介绍说: 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目前并没有 过劳死这一法律概念,现行 《职业病目录》中也没有收录 过劳死的条目,对如何认定 过劳死也是空白。唯一能给过劳死提供一定程度法律支持的条文是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的规定: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24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虽然这里包括了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死亡以及在24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过劳死情形,但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发生的 过劳死,以及虽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但在24小时之外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过劳死并没有得到救济。目前,我国法律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于 过劳死的法律定位有较大争议,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工伤说、职业病说、非职业病说、侵权行为说等等。对于应该怎样立法也存在争议。浦姝嫄认为,应该将 过劳死作为一种职业病伤害加以界定,单独对 过劳死进行定义和处理。但是,曾研究过职业病问题的广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李菁凤认为, 过劳死与职业病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等同。所谓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而 过劳死则是劳动者过度劳累而死亡,很多脑力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二者不能等同,所以过劳死当然不应纳入职业病范畴。既然工伤包括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两种,而 过劳死规制为 职业病欠妥,不妨将其与职业病并列规制为工伤。北京瑞洁源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琳告诉: 法律如何规定 过劳死只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要根据科学的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市场薪酬调查的结果来设计合理的有竞争性薪酬,在危机时期更应注重非经济性报酬。现在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才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