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所受惩罚仅是警告及低额的罚款,不用为此承担任何法律风险。法官认为,这种过劳无责加剧了过劳用工的肆无忌惮,也让人们对过劳行为形成了可怕的审视疲劳。都市青年频发过劳死我的亚健康状态很厉害!5月17日,28岁的某电视台刘建在微博中写到,他还回复朋友说:耳鸣,无力,犯困,我准备歇公休过六一儿童节。然而几天后,5月23日刘建在家中突发心肌梗死离世。而一个月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某外资会计师事务所25岁女员工潘洁由于长期劳累,患感冒诱发脑膜炎不治身亡,也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潘洁在微博上曾写道:又加班了、有个空当就发烧、满地打滚,我要睡觉。未有过劳死获司法救济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过劳死概念并没有界定。海淀法院法官胡高崇介绍,过劳死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指基于劳动用工方面引发的、由于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规定,致使劳动者过度劳累致死的情形。其主要表现为劳动者长期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劳动强度及工作时间;没有其他明显原因的突然猝死;通过尸检排除突发疾病引起的死亡。据介绍,虽然近年来过劳死频频见诸媒体,但过劳死引发的官司可谓少之又少,而全国尚未出现一例劳动者过劳死诉诸法律并获得用人单位赔偿的案件,仅有两起诉诸法院的案件均是庭外和解。过劳死很难被认定为工伤过劳死难获司法救济,其主要原因何在?按照现行的法律框架,过劳死很难被认定为工伤和职业病,导致受害劳动者往往索赔无门。胡高崇法官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多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执行公务时发生伤残或死亡。虽然也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但如果劳动者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或者即使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但超过48小时之后死亡的过劳死情形,无法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予以处理,不能享受工伤待遇。此外,在我国过劳死也未纳入职业病的范畴。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均和有毒有害相关,有两个条件必须符合,首先要求在从事职业活动前劳动者本身是健康的,其次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发某种疾病。应在立法上为过劳死正名按照有关劳动保障条例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所受到的惩罚仅是警告、责令限期改正以及按照受侵害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标准的罚款。胡高崇法官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在立法上对超负荷劳动引起的过劳死未作明确规定,使用人单位不用为此承担任何法律风险。这种过劳无责加剧了过劳用工的肆无忌惮。我们必须将劳动者的休息权提到更高的保护层面,在立法上为过劳死正名,及时修订职业病防治法,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目录之中,从而使患病职工享受工伤待遇,进而加重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根除用人单位肆意安排劳动者加班的陋习。胡高崇法官指出。此外,胡高崇认为,在司法上应强化对过劳死的保护。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要赋予劳动者拒绝加班的辞职权,在劳动者因为拒绝加班而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以认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从而支持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的诉求。此举有利于加大用人单位的违规成本,降低劳动者过劳风险。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