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徐州鼓楼区牌楼司所调委会主任张华伟的先进事迹

2018-07-23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张华伟,男,197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牌楼司法所所长兼牌楼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自2006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张华伟凭着对党的负责、对群众的真情,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雨雪风霜,做法宣、调矛盾、抓矫正,他兢兢业业干事,勤勤恳恳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无怨无悔,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岗敬业、弘扬正气、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

46岁的张华伟,1991年入党,20多年如一日,以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在第一线,扎根基层,尽心尽力地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守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近10年来,他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无数,教育感化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无数,帮助过的群众无数。他的执着坚守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省“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市“调解能手”等多起荣誉称号,被同事们戏称鼓楼区民调战线上的“一枝花”。

“他”是精益求精调解工作中的“执行者”

身为基层司法所长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张华伟同志,他时时刻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张华伟同志对事业孜孜以求,对群众饱含深情,始终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始终践行“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的人生格言,把帮助弱势群体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辛苦付出,缝补裂痕,化解纠纷,保一方平安。

张华伟同志一直把誉为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工作放在首位,努力带领司法所人员把复杂的民间纠纷化解于无形,化解于基层,并根据不同情形分三类处理:立即解决、调解解决、缓步解决。若纠纷简单、事情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他会立即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打消双方顾虑,化干戈为玉帛。若双方误会较深、法律理解偏差的,他则采取各种调解方式,找准争议焦点,推心置腹地分析利弊,让双方正确、客观对待事实,消除误会,促成调解。若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且情绪激动的,他就适时采取“冷处理”办法,待情绪平稳后,分别进行疏导,缓解对立情绪,再召集双方心平气和地面对面释疑,从而避免矛盾激化。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他对待每一个当事人都坚持热心、耐心、细心、真心的“四心”理念。因此,很多矛盾纠纷在该同志的努力下,均顺利地得到了调解,真正做到“定纷止争”。

“他”是弱势群体维护权益的“利剑”

10年来,张华伟同志扎根基层,以所为家,吃住在司法所是常有的事。牌楼司法所是案件和工作量最为繁多繁重的一个司法所,为了使矛盾纠纷得到公正妥善处理,让当事人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张华伟不顾小家顾大家,经常吃住在司法所,为了多办案,办好案,他早出晚归,一天忙于案件调解和接待当事人,晚上勤于写工作总结和做阅卷笔录已是常有的事。

镜头一:巧解夫妻矛盾,对家庭暴力说“不”。“我被丈夫在家拳脚想加,现在全身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今天你们司法所要是不帮我解决离婚问题,我就死在这里了。”说完便泪流满面,躺在地上。张华伟在耐心安抚的同时,经询问得知,黄女士与张先生系多年夫妻,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而丈夫张先生的性格较为急躁,有时候,不知情的黄女士无故就会遭到性格暴躁丈夫的一顿暴打,黄女士因而深受伤害。但长期以来,黄女士却没有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他俩又因生活琐碎问题发生争执,张先生一气之下又动手打了黄女士,无奈之下,黄女士只好通过当地司法所,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为此,张华伟专程约张先生来到司法所与黄女士面对面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以《婚姻法》、《刑法》的相关规定告知张先生:家暴不但可耻而且违法。同时,牌楼司法所所长张华伟耐心地给夫妻双方做调解工作,讲法律,摆道理,说感情。最终,张先生保证再也不会对妻子使用家庭暴力,恳请黄女士给自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在张华伟的劝导见证下,现场签下了调解协议。黄女士也表示为了孩子,在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镜头二:用真情实意感动人,促进家庭团结和谐。8月的一天天气很热,他刚踏进办公室,鼓楼花园社区的李某某就急匆匆的跟了进来,“张所长您快去看看吧,我家老三的媳妇提着把菜刀要我爹的命!”他没来得及喝口水张所长就跟着李某某直奔老三家,一路上了解到,老三家的媳妇挺厉害,把110的民警都骂跑了,张所长在与李某某谈话的同时寻找着能顺利介入调解的口子,无形中得知这老三家的媳妇与自己是同乡,他心中有数了。通过他苦口婆心真情劝解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家庭纠纷平息了。事后李某某专程来司法所感谢张所长,激动地握着张所长的手表示:“如果不是您也许我爹与老三媳妇的恩怨会越结越深,亲戚朋友也无法化解的恩怨却让您给化解了,您真是用真情化解矛盾,您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啊!”

镜头三:心系弱势群体,维护外来务工合法权益。来自河南的外来务工人员谢某在工厂意外事故中造成其右前臂粉碎性骨折,因治疗及工伤赔偿等问题与厂家发生了矛盾纠纷,是张华伟主动介入,耐心细致地对厂方负责人再三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法律为依据,从道德上协商,据理力争,不厌其烦的法律解释、动人肺腑的真情劝解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信任,最终经过几轮的耐心说服教育之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为谢某讨回经济赔偿17000余元。有群众这样称道:张所长调解纠纷,快刀斩乱麻,调解技术似一阵春风,春风化雨、点滴入土。

几年来,他亲自调处了“华厦社区赵女士家庭虐待案”、“马场社区拆迁朱大娘遗产继承案”、“绿键社区司大娘海事员拆迁补偿案”、“中北小区姐妹厮打拖欠工资案”、“鼓楼花园社区李先生夫妻家庭离婚案”、“水云间社区婆媳家庭矛盾纠纷案”、“华厦社区家庭暴力调解案”等多起案件,均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先后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类似这样的案件,在张华伟的司法行政工作中数不胜数。如今,他仍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司法行政第一线,不断探索服务基层的新载体、新途径,先后创新推出了"民生畅谈室"制度、“微信视频调解室”模式、"反家暴不再是家事"的主题普法与调解结合工作模式,以及法治电影天天放、法治新闻周周送、法治讲座月月讲、法治展览社区行的普法教育"四个一"工作法等等,有力促进辖区的平安和谐建设。

“他”是扎根基层履职尽责的“耕耘者”

9年来,张华伟同志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上访人员多、民间纠纷矛盾多的特性和所带来的压力,秉承“凡事都要有章可循”的原则,凭借司法服务平台,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增进人民调解工作互通、互融、共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牌楼街道司法所在张华伟的参与下健全了人民调解组织、治保组织、联防组织,实行“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四联机制以及“矛盾纠纷、治安问题、不稳定因素不间断滚动排查的”三排查机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四化”:一是调解工作制度化。制定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并按制度操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法律法规通俗化。为使一些调解常用法律法规通俗易懂,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张贴了血亲示意图,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法律宣传效果。三是调解程序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调解程序制作了调解程序流程图,使当事人按照调解程序主张权利,调解程序规范化。四是回访制度经常化。为确保调解工作得到较好的执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了调解回访制度,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在十五日内进行回访,做到了调解工作有始有终,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在多年的基层人调解工作中,张华伟同志坚持“情”字当头,不厌其烦地为当事人讲亲情、友情、邻里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以法理化干戈,实践证明在他的正确指导下,辨明是非、客观评价、公正裁决的基础上促成纠纷双方和解,在纠纷调解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牌楼司法所提供《彭城和事佬》案源86起,被市局、电视台采用并成功拍摄54起,播放54起,其中关于鼓楼区重点项目——马场湖周边旧城区改造征收项目的家庭矛盾纠纷9例,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00多起,化解平息20多起群体性械斗事件,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20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30多起,在实施和推行《调解法》实践进程中,张华伟同志不断探索和把握矛盾纠纷隐患发生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敏感期,积极为牌楼街道和区司法局提出合理化建议25条,采纳19条,避免了多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直接消除矛盾纠纷隐患81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张华伟同志辛勤汗水和无私的奉献,更离不开他对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思索和执着追求。在张华伟同志的参与中,牌楼街道司法所逐步健全了调委会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向区司法局汇报工作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以及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张华伟同志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甘愿献身基层调解的可贵品德,不仅赢得了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更是被基层群众亲切的称为“邻里和谐好帮手、人民调解好老兵”。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