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2015年以来,淮安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建立“点、便、联”法律援助新模式,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全年全市办理援助案件6670件,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淮安市委副书记练月琴、市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批示肯定。
实施“点援”服务
建立法律援助律师专家库
“点”就是“点援”,由受援群众在律师专家库中点名选择律师进行援助,确保援助质量和满意度。在市直16个律师事务所、234名执业律师中,围绕民事、刑事等16大类,精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热心公益的律师建成百名法律援助律师专家库。
入库律师的名册在法律援助窗口接待大厅、市政府局域网、市司法局网站及淮安律师协会网站公示,方便受援人选择。受援人也可根据和点中律师的沟通情况,申请调换律师,或者要求法律援助中心推荐或指定某专家型律师为其代理案件。
此外,通过举办法律援助专家律师封闭式培训,邀请全国、全省知名法学教授、政法系统在职法律专家来淮授课,开展业务交流、案件评查等方式,提升法律援助队伍办案能力,使得社会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社会大律师的服务。
完善便民服务
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
“便”就是“便民”,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便民措施,形成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络。完善“县法律援助中心、乡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司法工作站、村网格法律援助信息员”的四级工作体系,实现村民全覆盖。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在工、青、妇、老、残、高校、驻淮部队等单位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实现特殊人群全覆盖。
在看守所、法院设立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实现困难诉讼当事人的全覆盖。打造“临街、一层、便民”示范窗口,推行柜台式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流动服务和网上便民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援务公开制。升级改造“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实现专业律师电话接听、网络咨询、面对面解答三结合。
坚持经济困难审查标准、适度放开网上便民审批,将援助人群从低保障群体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体。对见义勇为产生民事权益维权的,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的审查,免予经济状况证明,简化审批程序,确保应援尽援。
开展联动服务
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联”就是“联系、联动”,加强与人民调解、信访、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大法援”格局。建立援助与调解对接机制,引导纠纷当事人先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特别是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法律援助案件,首选调解等非诉讼方式结案。建立援助与信访对接机制,每月10号、25号安排援助律师参与市领导信访接待日,为领导处置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安排援助律师在市涉法涉诉办公室长年驻点接访,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当事人现场受理。
建立援助与司法对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覆盖面的规定,与公检法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与市中院联合出台《关于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衔接工作的规定》,使困难群众在享受法律援助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司法救助,实现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无缝对接。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