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2018-07-26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徐州实际,回顾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新常态下徐州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的崭新篇章,讨论了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问题,并通过如下建议。

一、回顾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认清“十三五”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转型发展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把中央精神、省委部署与徐州实际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紧扣主题主线,深入推进“八项工程”,全力实施“三重一大”,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城市和生态“四个转型”,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创造了徐州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综合经济实力登上新台阶。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5位、进入长三角城市前8名、大陆地级以上城市第30位左右,预计2015年全市完成GDP532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30亿元,人均GDP增至一万美元左右。县域经济主要指标连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邳州、沛县、新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持续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300亿元、是2010年的2.4倍,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比2010年提高14.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五年提高6.3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丰”、高效设施农业总面积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一,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在高标准完成国家和省重大改革部署的同时,精准实施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拆违治违机制改革等一批自选改革事项,创出了一批成功案例和徐州改革特色品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级园区达到3个,新开辟国外航线5条,开通台湾自由行,外资外贸外经保持较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倍,高铁、轻轨、高架、空军机场搬迁等“十大工程”按进度顺利实施,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强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大幅提升,5个中等城市规模和实力同步提高,30个重点中心镇全面创建达标,65个管理示范镇创建成效明显,初步构建了“1530”城镇体系,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1%。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美丽徐州建设“五大行动计划”,以生态转型引领绿色振兴,全市森林覆盖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功能区水质、大型开放园林数等生态指标全省领先,在全国率先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第三方社会监管组织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为徐州的靓丽名片。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预计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150元和14100元,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可全面实现脱贫。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五大险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民生民计得到持续改善。五年累计实施市区棚户区改造2750多万平方米;全市新建中小学223所,2所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专科院校;新增三级医院10家,新建医疗卫生设施205万平方米,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建成运营。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打造“舞动汉风”品牌,圆满完成第十八届省运会承办任务。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加强,百姓办事“零障碍”成为为民服务特色品牌。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深入推进,公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几年来,我们抢抓加快发展重大机遇,咬定发展不放松,用足用好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机遇叠加和政策放大效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形成了徐州的发展优势和工作特色,一些重大举措和成效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高举改革创新鲜明旗帜,持续开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奖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各级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市上下改革有作为,创新敢担当,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增添了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把握转型发展主攻方向,自觉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结构质量指标提升、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强化“三重一大”推进机制,按照思路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的要求,每年推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和实事工程项目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和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科学方法,健全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乡镇分类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指标评价和奖惩机制,确立鲜明目标导向,层层传递工作压力,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这些经验是徐州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市场悄然变局,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从国内环境看,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将深入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纵深推进经济社会的结构性重大变革,这为我市“四个转型”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从我市来看,徐州是江苏唯一列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两个《规划》的省辖市,在诸多政策利好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徐州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为我市全方位扩大内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为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市各级按照“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要求,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举措,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为徐州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困难。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风险的窗口期,周边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市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总的来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主要是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推动高速增长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亟需破解,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社会建设和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在增加;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扬长补短,开拓进取,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规划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