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自“六五”普法以来,全市工会扎实开展普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知识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广场、网络、课堂“立体化”——着眼提升能力,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一条普法短信“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有何限制?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让职工小张了解了不少法律知识。近来,他对这类手机短信特别关注,从点点滴滴的文字中,学到了一些维权本领。近年来,苏州市各级工会从成人教育和职工业余生活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邮路普法、地铁普法、广场普法、课堂普法、网络普法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帮助职工群众学习了解与自身劳动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通过法治文化活动普及劳动权益知识。近五年来,全市工会累计举办各类法治文化活动865场次,通过文化活动,发放普法资料,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其中姑苏职工大舞台、数字电影放映、职工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通过职工业余学校普及劳动权益知识。据市住建局工会统计,目前全市共有2358家农民工业余学校,为60多万农民工建筑大军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了充分保障。通过职工读书站普及劳动权益知识。目前全市已建市级及以上职工读书站812多家,图书总量超过400万册,为百万职工自学法律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远程教育普及劳动权益知识。充分利用全国职工素质工程网、江苏工会网、苏州法治文化网和苏州工会网,动员广大职工参加在线学习。近五年来,在中国工会网开设的苏州工会法律工作专栏,上传普法资料230余篇,点击量超过24万人次;在中国普法网、中国工会网、江苏工会网、苏州法治文化网登载普法信息200多篇,苏州工会普法影响不断扩大。关注工会干部和管理人员“两种人”——突出重点人群,抓住关键普及法律知识小王是某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平时工作很忙,近日接到了公司行政和工会的通知,要求参加法律知识培训。本想不去,但考虑到企业的规定和工会主席专门打来电话,就与副手交接了工作,参加了数天的培训。通过学习,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觉得收获颇大。像小王这样的情况,在企业中不是少数。近年来,工会在推进普法工作中,注重抓好两类重点人群。一是工会干部。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以及法律知识考核等主要学法制度,把学法内容纳入工会领导干部“菜单式”选学计划,并落实机关干部年度学法40学时规定。各级工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组织“工会大讲堂”专题培训、工会法律工作专业培训,加强对工会干部尤其是新任工会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苏州市总工会专门编印《工会法律工作业务手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资料汇编》等普法教材,并在近五年中组织任职培训和专题培训900多期,参训工会干部21万余人次。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针对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主导地位的实际,各级工会还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劳动法制教育。2012年,市总工会和市司法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引导用人单位依法支持工会工作。2014年,根据《苏州市诚信守法先进企业评定办法》,市总工会作为“诚信守法先进企业”评定小组成员,指导企业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落实用工管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规章制度。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