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合理”区间给工伤认定提供明确依据

2018-07-31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有法可依是执法必严的前提,就法律本身来讲,首先必须解决法律条规的“模糊性”问题。

8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工伤的四种情形。根据规定,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可认定为工伤。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工伤认定的目的在于为劳动者因工受伤情形提供救济。近年来,我国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数量也快速增长。然而,由于法院、行政部门、用工单位、劳动者或基于条文理解,或者基于自身利益,容易导致对条规的理解各不相同。在执行过程中,不同地方、不同案例之间的认定标准差别也比较大。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理解过于刻板,使得不少人得不到应有的工伤认定和补偿;而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认定却很宽泛,把一些原本并不属于工伤的情形认定为工伤,有的甚至将工伤资金当作一种“安慰”。不久前,某地一名警察因接待陪酒身亡被定性为工伤并获得赔偿金,就引起舆论哗然。

公平正义是法律的要旨,规定明确才能厘清法律保护的边界。好的法律法规要产生实际效果,并且不至于偏离立法的初衷,离不开两个维度的规范:一是法律法规本身的科学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法律法规的执行必须严格遵循立法的本意。对于工伤认定来讲,劳动者不仅是事故伤害的承受者,同时也是劳资关系中的弱势一方,法律应当给予其更多的救济途径和保护依据。

有法可依是执法必严的前提,就法律本身来讲,首先必须解决法律条规的“模糊性”问题。法律法规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对各种情形的界定可能只有一句话,而现实的问题却是各种各样的。此次,最高法在认定“上下班时间”上提出了“合理时间”“合理路线”,这些“合理”区间的划定更加具体,就给各地工伤认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也有利于弱者保护原则最大程度的实现。不可否认,法律制定之后,现实问题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就需要在大量具体案例所发现问题的总结中,适时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在执行中贯彻立法的本意,还必须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的空间,导致不公正的判罚。现实当中,一些案例的判罚之所以引起舆论反弹,就在于自由裁量权并没有用在贯彻立法本意的正道上,而是受到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一方面要在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压缩,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使法官对审判结果承担责任,出了问题要马上进行追究和纠正,才能使司法不至于在利益的左右下“开小差”“跑岔道”,损害法律保护对象的利益。

原标题:“合理”区间给工伤认定提供明确依据

原地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25/nw.D110000gmrb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伤工伤认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