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张莹
前不久,连云港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荣誉称号,在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中获全国先进,一家调委会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3名专职调解员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一连串的荣誉背后,彰显了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贴近群众、打造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推行“三行一改”,开展“扬正气、促和谐、树新风”活动的努力与收获。
沉下身子,法律服务更近民心
“你们的贴心服务使我少跑了许多冤枉路,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上海客商朱先生在寄给连云港公证处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感谢信中,朱先生高度赞扬了该处公证员“贴心服务,品质优秀”,用热情的服务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我市公证机构创一流服务,获群众信任的例子不胜枚举。灌南县公证处积极开展“公证服务三农”活动,依托全县11个乡镇司法所设立公证服务联络站,全县238个村设立了公证服务联络点,聘用了249名公证联络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公证服务联络站现场办理公证事项。
为了配合海滨大道建设中征收部门的工作进度,连云区公证人员经常加班加点深入高公岛、连云、墟沟、海州湾、徐圩等片区,及时将征收过程需要张贴的公告、补偿方案、通知、公示等材料进行了证据保全。3个月来,连云区公证服务组为海滨大道建设中涉及的990多户被征收户办理了房屋征收协议公证,保证了海滨大道工程建设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为了夯实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今年年初,市司法局将建立城市社区法律工作站作为必办“十件实事”之一。4月份开始,全市紧锣密鼓地开展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组织动员律师、公证、基层法律工作者开展与社区对接。作为司法行政机关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年内将完成组建工作,实现覆盖率100%。
高效调解,矛盾纠纷即刻化解
灌南县堆沟港镇九队村农民林某2011年10月在化工园区某化工企业工作期间因突发胸闷送医院治疗,2012年8月经鉴定被评定为工伤8级伤残。因林某索要赔偿金额过高,双方分歧太大而协商无果,至此林某及家人与该化工企业之间就伤残赔偿展开了“拉锯战”,林某及家人并多次以索要赔偿为由到企业妨碍生产。
化工园区律师工作室的律师得知此事后,主动参与调解,先后四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林某及家人最终认可了律师的调解方案,双方当事人于今年5月22日达成伤残赔偿协议,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标准赔偿林某各项补偿合计19万元,并给予精神抚慰金2万元。
赣榆县司法局为便于化解矛盾,提升调解质效,完善服务体系,为全县15个乡镇司法所配齐“调解服务快捷通”热线电话,该热线由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值班,24小时向广大群众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的接报受理、分流调处等服务,实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热线开通后,“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让群众感到省时省力。
据了解,近年来针对企业劳动争议多发、化解难度较大的现状,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化工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船舶工业园区等重点企业,协助园区及企业做好劳动争议化解工作,疏导化解涉法矛盾纠纷。目前,我市2000多个人民调解组织和万名人民调解员坚守在社会矛盾纠纷最前沿,仅今年1至8月份就累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件11812件,调解成功率达99.39%。
畅通渠道,群众办事更加省心
灌云县某服装厂拖欠20名残疾工人工资一事,引起了县法律援助中心的重视。其间,经过两个多月的维权之路,法援中心成功为解某等20名残疾人讨回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险金42万多元。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切实维护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于申请法律援助、公证的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证处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受理,并主动上门审批法律援助申请和办理公证事项,减少其奔波之苦。还联合残联、民政建立残疾人档案,零距离服务,为残疾人“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而且在改善服务上“狠下功夫”。去年以来,市司法局主动向市政府汇报争取资金近百万元,进一步打造市法律援助中心便民惠民品牌。在连云港国家司法考试服务中心设置了休息室,放置触摸显示屏,悬挂了古代考试文化等宣传图板,为考生提供更为贴心全面的服务,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全市“12348”法律援助专线做到用语规范,解答文明,一般问题及时答复,疑难问题做好转接处理或约定择时回复工作,并将“12348”法律援助专线升级为司法行政公共服务专线平台。同时,部分乡镇司法所还整合资源,打造了镇级司法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基层司法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当地乡镇出现了矛盾纠纷积压少、上交少、激化少,群众对平安建设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幅上升。
倾情帮教,回归之路再现光彩
日前,灌云县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掌声阵阵,500名社区服刑人员经培训合格后,顺利领取了职业资格证书。社区服刑人员高某,经过培训顺利拿到了电焊工中级证书,并被推荐到一家桥梁构件厂工作,月收入达1800元。他激动地说:“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为切实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安置难题,近年来灌云县司法局充分利用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这一平台,开设电工、缝纫、叉车等专业课程,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还与苏、锡、常、沪等地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其中16家企业成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安置基地,确保学员都能顺利就业,并拿到合理的工资报酬。
新浦区安置帮教阳光就业扶助基地,用于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技能培训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目前,该基地功能发挥已实见成效,引进种植了袖珍礼品西瓜、六叶香丝瓜、水果黄瓜、草舍番茄、甜瓜、五彩甜椒等新、特、优20余个品种,悬挂了工作制度宣传板。逐步打造成“生态农业、果蔬园艺”与“特色科普、阳光扶助”为一体的安置帮教阳光就业扶助基地典范。
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阳光就业扶助基地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企业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市共建立阳光就业扶助基地120个,基地安置刑释解教人员400余人,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打下良好基础。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