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陈惠芬将“融和”的理念渗透到非公企业的党工工作中,赢得员工的拥戴和企业外商的尊重。本报朱江摄
1996年11月,已经不惑之年的陈惠芬作为昆山首批派驻台资企业的专职党务工作者,从国企副总变成台企员工,以党支部书记的身份来到沪士电子公司工作。
17年来,她始终坚守台企党工阵地,帮员工实现个人梦想,助企业发展壮大,在昆山非公企业党建阵地中树起一座“红色地标”。
闯出“一条路”,
昆山首个外企党支部挂牌
“说了你不相信,刚到沪士,我的工作是管宿舍、厕所。公司里有多少个厕所,我最清楚。”采访伊始,陈惠芬的“自我介绍”让颇感意外。
去沪士电子之前,陈惠芬在国企昆山热电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收入可观,待遇优厚。昆山开发区党工委的一纸调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昆山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但党工工作还是白纸一张,你去给那里的共产党员安个‘家’。”组织找陈惠芬谈话。她回答:“如果我的努力可以推动这项工作,我愿意!”
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但上任第一天,陈惠芬还是懵了。
“外企怎么要建党组织?工会会不会与老板对着干?”一见面,时任公司总经理就抛出一串问题。接着,递给她一张《员工求职表》,把她安排在后勤杂务人员办公室,和一个司机共用一张办公桌。
一向坚强的陈惠芬回家后哭了。后来她冷静一想,昆山外企党建刚起步,如果这次当了“逃兵”,今后组织再派党工干部就更难了。咬咬牙,她决心再难也要走下去,“我们共产党员就是一颗种子,组织放到哪个岗位,就要在哪里生根发芽!”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陈惠芬走起了“群众路线”:利用自己管食堂、宿舍的机会,给员工发名片。
“名片上印着手机号,还有党支部书记的头衔。她一边发一边跟我们说,公司有党组织了,有困难可以找组织,手机24小时开机……”包雅琴,沪士公司党委第四党支部委员,17年后的今天,她仍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太开心了,因为有了党组织、有了书记,我们就有了精神依靠,有了引路人。”
整整3个月,陈惠芬走遍了全厂800多个员工宿舍。渐渐地,有人开始找她。员工生病了,她帮助联系医院、医生,特别是公司最头痛的员工工伤,她总是挺身而出,接手处理。
1998年,陈惠芬提出要一间挂有党支部牌子的独立办公室。“当时公司中层干部还是集体办公,但我跟老板说,这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员工找我谈心更方便。老板皱了皱眉说,可以,但你的牌子不能比我‘董事长’三个字大。”
1998年4月,“沪士电子有限公司党支部”的牌子正式上墙。虽然只是一间由储藏室改建的小办公室,但这是昆山几千家台资和外资企业中第一个挂牌的非公企业党组织。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