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主持人: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再过一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就要召开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年来,江苏经济总量从2002年的1.1万亿提升到2011年的4.9万亿,年均增长13.5%,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近1万美元。应该说,这十年是江苏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得益更多的十年。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经省委、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这场专题新闻发布会,请省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从统计数据的角度向大家集中介绍我省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统计局局长徐劼先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刘兴远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省统计局局长徐劼先生发布新闻,二是请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现在,请徐劼局长发布新闻。
徐劼:感谢朋友长期以来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在这里,我代表统计局党组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向大家通报的主题是从数据看十年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抢抓机遇促转型,凝心聚力谋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发展新路,以骄人的业绩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江苏的生动实践,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两个率先”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在总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一、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大幅提高
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全省经济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其中,2003—2007年年均增长14.5%,2008—2011年年均增长12.2%。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水平,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0607亿元升至2011年的491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增长2.12倍,在2006年、2008年、2010年分别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各省份首位。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加。2011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290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2.7%。其中2003—2007年年均增长13.6%,2008—2011年年均增长11.5%。按平均汇率折算,2002年全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736美元,2003年超过2000美元,2005年跨越3000美元,之后从2007年到2011年连续五年实现新的跨越,2011年人均GDP达到9644美元。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14119.9亿元,是2002年的9.52倍,年均增长28.4%;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14%升至2007年的21.5%,再到2011年的28.8%。自2005年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跨越五个千亿元级台阶,2011年突破500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二。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74.4亿元,是2002年的12.77倍,年均增长32.7%。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3—2011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万亿元,年均增长24%。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初步达到世界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发展水平,铁路建设实现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等三大突破。一批过江通道相继建成通车或加快建设,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陆续通航通水或全线推进,一批重大产业、民生、环保项目顺利建成或加快推进。
二、转型升级全面提速,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显著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2年的10.5:52.8:36.7调整为2011年的6.3:51.3:42.4。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省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42.8%,设施农业面积占比为12.5%。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308万吨,比2002年增长13.8%,2012年有望实现粮食总产“九连增”。工业行业结构明显优化,2003—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5.3%,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9.7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6%。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全省原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提升,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37.2%提高到2011年的42.7%。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比200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初步达到创新型国家投入水平。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1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45.8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49.1万人、38.4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1人。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全年授权专利20万件,是2002年的26.3倍。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需求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正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36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98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5.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中有升,2007年为45.1%,2008年为45.3%,2011年提升至50.3%。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年均增长22.8%和27%,民间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48.3%提高到2011年的65.4%,2011年占比分别比2003年、2007年提高21.1个、4.5个百分点。
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提高。2003—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GDP年均增长14.3%、14.2%、1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28.5%、32.2%。苏南经济加快转型,苏中地区快速崛起,苏北振兴步伐加快,苏北经济增长速度自2006年起连续六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2011年,苏北GDP年均增长13.5%,比苏南、苏中分别高1.1个、0.3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由2008年的20.5%提高到2011年的21.9%。2011年,苏北人均GDP达到36094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省城市化水平由2002年的44.7%提高到2011年的61.9%。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