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高村镇是江西省万载县的林业重镇。该镇以丰富的毛竹资源为依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毛竹产业作为兴镇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封山育竹、兴办毛竹精细加工企业、建竹林基地等措施,撑起了农民致富的一片天。目前,该镇毛竹面积达18.2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78.2%,毛竹加工年产值2500多万元,上缴税收100多万元,带动就业,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
禁笋禁出毛竹产业
同心村是该镇最早由林农自发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禁笋令的村庄。从2006年开始,该村每到春笋和冬笋上市季节就实行禁笋令。这一禁就是10年。
现在一棵笋最多也卖不了5块钱,但是一年后长成竹子,一根竹子就能卖到15~20元。这笔账我们可是算得清清楚楚的。同心村党支部书记袁天正说。
同心村林业的发展让高村镇其他村的林农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毛竹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纷纷自发禁笋。该镇成立了毛竹产业开发办,建立了毛竹资源培育、采伐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并制定了《护竹育竹村规民约》,在全镇进行封山育林。同时,该镇不断加大投入,对毛竹林进行大规模改造,每年高标准改造低产竹林8000多亩。目前,该镇已建成高产竹林基地2万亩。
竹林修出致富路
高村镇是山区乡镇,山高路难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利,满山的毛竹要想从山上运出去不是件容易事。
以前这里没有路,一根竹子要用人力从山上挪到山脚,又从山脚扛到外面的马路上装车。因为工作量大,工人的工钱随之高涨,而且出货时间慢,工期长。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山脚,拖拉机直接可以开到山上,砍好的竹子装好车直接就可以运送到厂家,省时又经济。同心村第8组村民朱启胜说。
去年,朱启胜带领村民投资6万多元修通了村庄至山场的组级公路3.5公里。他们的300多亩山林里的毛竹通过公路运出大山,减少了大量人力,增加利润40%~50%,增加收入13万多元。近年来,高村镇实行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工程,通过镇村筹资、村民集资和社会捐款等方式,累计投资4245万余元,修通村组水泥路135公里、山村道90多公里,打通了林农通向外面的致富路。
山脚下建起加工厂
靠卖原竹所得的经济效益有限。为了提高毛竹的商品率和附加值,该镇鼓励和引导兴办竹材加工企业,为当地毛竹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自从村里办起了竹木加工厂,村民的身份有了新的变化,一个个洗脚上岸,从农民变成了工人。歧源村5组村民杨振忠从2014年起就在本村小溪渡木竹加工厂务工。问起他的工资时,老杨爽朗地说,一年能挣四五万元。在高村镇,像杨振忠这样在竹木加工厂工作的村民有600多人。
目前,该镇发展竹材加工企业12家,开发了竹编、竹筷、竹凉席、竹地板、竹帘、竹签、拉丝等竹加工品,每年实现毛竹加工产值2500多万元。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