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劳务输出

2018-09-09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村今年粮食、烤烟、脐橙又是一个丰收年。劳务收入又创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万元。近日,上杭县才溪镇发坑村的党支部书记王桃高特意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这里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发源地,也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之一,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将这里的地名由衰坑改为发坑,是开国将领林茂、林金亮同志的故乡,也是两对红色三兄弟的故乡。发坑村位于上杭才溪下才村西南部,紧靠才溪中学,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356户人家,总人口1620人,人均耕地仅有0.55亩,该村现有城乡劳动力1090人,是山多人多劳动力多耕地少的典型山区农村。  沿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门前宽敞的水泥大道向西走约2公里,就来到了才溪镇下才村发坑自然村。走进发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新房,外装修非常精美考究,一眼便可看出房屋造价不是个小数目。一条从山间穿村而下清澈见底潺潺流水的小溪,房前的田野里,水稻和烤烟长势喜人,一派丰收的景象。屋后的山上,漫山遍野种植着脐橙,挂满了果实。  对于山村的巨变,村党支部书记王桃高一语道破天机,哪一家新盖的房子都要花个几十万元,而且几乎家家都有了小车,甚至一家有几部,什么奔驰、宝马、奥迪等高档豪华的名牌都有了。别光说住的、行的,就连吃的、用的,也都提高了不知多少倍,甚至心里想的,都跟从前大不一样了,变化特别明显,而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是因为村民利用传统手艺外出打工挣了大钱啊!劳务输出功不可没。  具有悠久历史的发坑,全村劳动力都有建筑施工手艺,一代传一代,革命战争年代,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拿着榔头斧子参加的红军,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文革期间,受穷光荣思想的影响,怕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这里的建筑工匠们被迫守着有限的耕地里受穷。因此,虽然改名为发坑,但仍然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山村。改革开放后,不甘受穷的年轻一代,听说中央要在深圳设立特区,于是重操祖先传下的建筑手艺,就像当年父辈们参加革命一样勇敢,毅然背着不务正业的骂名,打着背包踏上了背井离乡参加建设特区的征程。他们只凭着一身建筑手艺,没有资金、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甚至连坐车的钱也没有,他们有的就像红军长征一样,一路走到深圳。谋变思富的心态让年轻的村民迈出了外出淘金的第一步,并由此迅速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刚开始的时候,年轻的村民怕被老一辈说成不务正业,都是悄悄地走,虽然本村几十个人同在深圳打工,但互相之间缺少联系,有时难免产生矛盾。为了劳务输出有序化,为了更多的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当时乡政府成立劳动服务站,并同时在深圳设立劳务联络站,帮助所有在深圳打工的才溪人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加强联系,提供信息等各项就业服务。还在家乡为他们筹集资金,与交通等有关部门联系,开通了才溪至深圳的直达车。切切实实的服务,使外出劳务人员与家乡的联系密切了。村里为了鼓励富余劳力出去打工,规定在分配责任山、责任田时,劳务输出人员与在家的人员一样,家里人能享受的,外出就业的劳务人员同样享受;所有待遇一视同仁。解除了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由于大部分劳力外出就业,农忙时,一些家庭的农活忙不过来,村里就组织在家的劳力开展帮工,互相帮助,村干部还义务为他们劳动。说起村子里的劳务输出工作,王桃高如数家珍。说到村民的收入,王桃高掰着手指头给算了一笔账:现在,全村有654人实现转移就业,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60%,其中有263人在县外就业、在本镇电子厂等企业就业235人,在县外主要依托本村三级以上建筑资质企业3家在全国各地承揽建筑工程而实现就业。转移就业人员按人均年收入2万元计算,保守估计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就可增收1000万元以上。此外还有多个年收入超10万元的脐橙、烤烟、养蜂专业户,具体的数字可真的不好算啊!  通过劳务输出不仅自己富起来了,带动更多村民实现转移就业,55岁的林家梅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只身一人闯深圳,利用祖传的建筑技艺,赚得了第一桶金后,回到家乡,带领亲戚、朋友组成工程队又回到深圳承包工程,经过近30年的拼搏奋斗,林家梅富起来了,盖了新房、有了小车,还有不菲的存款,他带领的亲戚朋友,也都富起来了。林瑞钦也是通过承担建筑工程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带领一帮人致富。林荣夫妻早年到深圳打工,他们非常努力,成了企业骨干,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2005年,他们毅然放弃高薪,回乡投资办起了电子厂,解决了周边乡村近20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林新荣夫妻则是利用祖传手艺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家养蜂,如今每年养蜂收入20余万元。  村民外出打工富余劳力转移就业的经历和成功的典型事例,不仅仅是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变化,更可喜的是农民从思想观念上产生了以前从没有过的巨大变化,人人思富、户户谋变。这部分精英在转移就业的过程中,一部分最终通过劳务输出在输入地成功地留了下来,创造了一片新天地,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在深圳,甚至在香港都名声在外,不少还成了企业家,这对启发村里的知识青年勇敢走出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部分从外地带回了资金,获得了能力上的提高,同时也带回了新技术、新观念,回家以后走上了不同于其父辈们的生活和发展道路,带富了一方群众,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