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多举措助失地农民就业“有门”

2018-09-10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被征地农民的养老是否有保障、就业是否有门路?7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一行冒着酷暑,专程赴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实地调研。他通过走访村组,查看台账,听取汇报等,对该镇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该镇采取先保后征的办法,扎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并在其转移就业中,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就业取得的效果。截至6月底,该镇共有3053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推荐及创业带动失地农民等近1000人实现稳定就业。  该镇按照《红安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精神,对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一是在2006年4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下发后被依法征地的;二是被依法征地时签订了《家庭土地承包合同》并持有《土地承包经营证》的;被征地后家庭人均占有耕地0.3亩及以下的;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五是户口在被征地所在村且履行了相关义务的。实行先保后征,凡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2013年,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700余万元,对享受待遇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补贴达到110元。为确保失地农民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县政府安排财政从每年的土地收益金的15%划作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准备金,基金发放不足由县财政兜底。  全面开展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由于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绝大部分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特点,结合城市建设带来的商机,开展社会服务、餐饮、旅游、加工制造等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就业能力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为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今年上半年,该镇人社中心共组织技能培训班4期,镇、村、组三级干部业务培训班9场,合计培训学员近300余人。  开发提供本地就业岗位。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开发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充分开发新型工业园区就业潜力,为转移劳动力提供诸如运输、环卫、保安、厨工、家政等就业岗位,有文化的青壮年经过培训和考核即可成为技术工人;对进驻工业园区的企事业单位,鼓励其接纳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并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企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努力,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  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越来越重要的劳动力转移安置的途径之一。该镇通过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人社部门横向联系,获起招工相关信息及时发布,有次序有规模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其安心工作、钻研技术,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提供诸如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政策的对接扶持,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人。截至目前,该镇共转移失地农民等就业人员合计3000余人。  鼓励自谋职业和创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批劳动力中,凡有自谋职业或合伙投资创业者,政府给予大力扶持。积极鼓励,热情引导,在税收、市场管理、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对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合伙者开创更大规模的企业者,更应大力扶持,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规划设计。共组织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0笔,金额达100余万元,创业带动相关就业人员达100余人。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失地农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