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竹山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创业

2018-09-17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山林茂密,自然资源丰富。为倡导全民创业,引导回归创业,该县坚持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业主发展、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内独特优势,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和各种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回乡在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进行创业。大力发展标准化、产业化畜牧养殖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园以及绿松石工艺品生产加工产业园,涌现出各具特色、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1家、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专业户176户、专业合作社23家,绿松石工艺品加工户326户、规模企业11家,创业带动就业2900余人。  羊女婿赵安波  擂鼓镇西河村2组村民汪欢,十几年前在上海打工时与四川人赵安波结为夫妻。几年后,他们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装潢公司,积累了200多万元的家产,并计划在上海定居。汪欢老家屋后有大片草坡,地势平缓,方圆几公里没有人烟,她父母买了十多只羊在山坡上放养。2010年春节,汪欢一家回来陪父母过年,看到山上天然的草场和清澈的泉水,赵安波就和汪欢商量:干脆回来养殖山羊,这样还能照料年事已高的父母。  过完春节,赵安波到县畜牧兽医局咨询山羊养殖的有关政策、技术、市场和服务等,又找到镇、村两级协调荒山流转事宜,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赵安波赶回上海转让了公司,带着全部家产回来搞山羊养殖。他将周围5000亩荒山全部租赁下来,科学规划兴建养殖基地,首期建成种羊舍、商品羊舍、产羔房、隔离舍800平方米,氨化池400立方米,修通并硬化入场公路2.2公里,引进波尔种公羊4只、南江母羊30只、马头山羊母羊80只,现存栏山羊580只,年内可出栏肉羊400只。目前,赵安波、汪欢夫妻俩正全力建设二期工程,着手续建标准化栏舍1000平方米,计划引进种羊200只,种植牧草400亩,计划明年出栏肉羊1000只,力争3年内山羊种羊达到500只、年出栏2000只。我计划两年后开始从事羊肉的精深加工,争取让马头山羊美味传遍全国、香飘四海。赵安波对未来满怀信心。  大学生猪倌  溢水镇五房沟村的胡亮和陈斌是多年的同窗好友。大学毕业后,胡亮分配到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工作,陈斌在一家大型家电公司任中南五省大区营销总监,年薪22万元。2008年夏,二人回家探亲,结伴上山游玩时,看到村后有个近百亩的小盆地,山右边不远处有座水库,库水清可见底。他们想,何不在此做点养殖文章?便用相机把周围环境拍摄下来,回京后找到相关的畜牧专家咨询,并多次到东北、山东、华中农业大学进行考察论证,最后决定在家乡建设两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当年10月,两人毅然辞职,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 竹山县千竹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的举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县畜牧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目前,该基地已修通、硬化入场公路2.4公里,建设办公生活区400平方米、种猪舍600平方米,计划饲养种猪1000头,年内先期引进300头。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县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良种仔猪供应基地,向标准化猪场提供仔猪、饲料、技术并回收商品猪,推行 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  城关镇23岁的女大学生张林,去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市太和医院做护理工作。今年初,她在网上看到国家出台鼓励发展生猪产业的政策,也关注到许多成功企业转行发展生猪产业,这激发了她的兴趣,她四处搜集生猪产业发展的信息,准备投身生猪产业。今年5月,她悄然辞职回到老家,父母左劝右劝改变不了她的养猪梦。她父亲在县内从事房地产开发多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见她决心已下,便和她一起奔波寻找场地,终于在潘口乡鱼岭村相中了40亩坡耕地。得到县畜牧部门场址勘验确认后,张林及时办理了土地流转手续,于今年6月上旬动工兴建3000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注册成立了竹山县泰福科技牧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场已建成种猪区猪栏800平方米、公猪舍60平方米、仔猪保育舍350平方米、生活区200平方米,计划10月中旬引进长大二元种猪100头进场,再建3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标准化商品猪栏1200平方米。  鸡老板  双台乡是郧阳大鸡的核心主产区,为有效保护这一品种资源,该乡推行 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致力把郧阳大鸡的品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该县招商引进民营企业家谢一贵回乡投资400万元在该乡界岭村建立郧阳大鸡品种资源保护场。鸡场占地近百亩,现已建成功能配套的孵化室、育雏室、种鸡舍和饲料加工车间2500平方米,选育种鸡群2000套。今年已孵化郧阳大鸡8万羽,全部投放在双台乡指定区域大户饲养,其养殖效益已经显现。明年拟选育种鸡群8000套,年可向社会提供鸡苗80万羽。尝到郧阳大鸡甜头的谢一贵满脸喜悦。  城关镇桥儿沟村是全县闻名的杏李基地,该村2009年从房县引进具有多年养鸡经验的张洪武投资100万元兴建标准化蛋鸡养殖场,注册成立竹山县唯康生态养殖场和养鸡专业合作社,计划饲养蛋鸡5万羽,建设标准化鸡舍7栋2000平方米。目前,鸡舍已全部建成,存笼蛋鸡3万羽,日产鲜蛋2.5万枚,销往十堰、武汉、西安等地,同时鸡粪作为有机肥通过沼气发酵后全部用于杏李基地,养殖场走上了 鸡沼果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牛状元  郧巴黄牛是竹山县又一地方优良品种,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一直未启动,导致其品种数量大幅减少、品种特性出现退化。鉴于此,县畜牧部门和深河乡政府联手招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将该乡在河北开煤矿多年的老板王迪明引回家乡创业。  2007年秋,王迪明反复考察论证后,在深河乡茅坝村投资200万元建起了竹山县郧巴黄牛品种资源繁育保护场,建牛栏800平方米、办公楼300平方米、氨化池600立方米,在全县境内选购具有郧巴黄牛特征的能繁母牛40头、种公牛4头,进行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基地现存栏郧巴黄牛160多头,既为郧巴黄牛品种资源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初,王迪明又投资100万元在该乡双湾村征地50亩,兴建郧巴黄牛杂交改良示范场,建成牛栏700平方米,种植牧草50亩。  宝石大王  竹山县矿产资源丰富,是饮誉海内外的东方圣玉、世界级珍宝绿松石的主产区和中国绿松石之乡。多年来,大量有识之士在此领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暴发户,王正龙正是其中一员。  王正龙,竹山县秦古镇大堰村,高中文化,现为竹山县绿松石行业协会副会长、隆福珠宝行董事长。高中毕业后,凭着精明能干,王正龙先后在镇办水泥厂、球铁厂上过班,并成为单位的骨干。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等多方面的原因,1990年,在企业干了10余年的王正龙被迫外出务工,然而,因缺乏技术,只能在工地做一些小工活,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眼界开阔的他,并不安心这么过下去,于是他回到家,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办米面加工厂,东平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一千多元钱购买了设备,厂子终于办起来了。为了招揽顾客,他开展上门服务,凭着一副好身板,把加工好的米面送到村民家中,很快赢得了大伙的信赖。接着,他又办起了烤酒厂,养上了20多头猪,农家小日子就这样红红火火地过起来了。  米面加工、养猪、烤酒解决了王正龙一家的生计问题,却与他的创业理想相距甚远。1991年春,有人提议他到附近的小林扒看看,说是过去曾有人挖出过绿石头。王正龙知道,山上确实是有许多废洞子,关满了水,当地人称龙洞子,也有人说是无底洞,却很少有人说与绿松石有关。但这条信息还是引起了王正龙强烈的兴趣。说干就干,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他组织了6个亲戚朋友合伙上山寻宝。他们放干了一个洞子的水,顺着老洞子继续住下挖。由于没有经验、技术,整整一年,投资数万元,却颗粒无收。初次受挫,让其他5名同伴对开矿失去了信心,但王正龙却始终没有忘记小林扒。  1994年,经过两年积累后的王正龙再次来到矿山,开始单独开矿。这次,他改挖竖洞为横洞,大大节省了开采成本。通过观察引线,他掌握了一些绿松石出货的规律,也进一步增加了他开矿的信心和决心。一天,当他再次进洞子时,头不小心被洞顶的一块石头碰破了。他拿起钢钎把石头凿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块100多斤重的绿松石。正如阿里巴巴的故事一样,上帝之手终于以这种神奇的方式,眷顾了勤奋、坚持着的王正龙,他终于有了第一桶金。  随着开矿业的推进,王正龙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到1996年,他单独开采的矿洞已达8个,手下的工人已达300多人,出货量也越来越高。由于处事精明、待人真诚,在秦古矿区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成为远近闻名的绿松石大王。这年夏天,王正龙挖出了他平生开采的最大的一件绿松石,全石色泽蓝绿,质地纯正,重达147公斤,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十堰市。当时的十堰市长马荣华知道后,亲自登门鉴赏,并称其为全市的镇市之宝。当听说市里正在筹建博物馆时,王正龙当即把宝石献给了国家。为此,市政府授予他的宝石献国家,光彩耀神州的匾牌。说起这件事,王正龙自豪地说,这块石头要值100多万,但能让全市人观赏,它却变成了无价之宝。  作为有远识的绿松石人,王正龙已开始从开采转为精加工和经营。眼下,他已在潘口集镇征了一块地,准备建一个城区规模最大的集加工、经营、赏石于一体的绿松石馆,为我县珠宝行业建设一个名片,更要为竹山绿松石行业贮藏一点家底儿。  洋果村官  龙德柱,城关镇桥儿沟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2004年10月至今,他先后投资20余万元,租种外出务工农户的耕地,高标准建起了700亩美国杏李基地,成立了我县第一家生态林果公司,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了一名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1995年,龙德柱退伍后,先后到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打工。2004年7月桥儿沟村委会换届时,他回乡参加选举,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主任。上任不久,龙德柱在网上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家公司发展的美国杏李,市场前景广阔。他立即向对方索取了相关资料,并带人实地进行了考察,决定在本村也发展美国杏李。他自己租赁别人耕地80亩,组织入股农户投工1300多个,仅用一个月就建成300亩的美国杏李基地。  冬去春来,杏李成活率达到98%。供苗公司及时与龙德柱及43户村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首期在该村培训了50名技术员。2005年冬,他又组织村民将龙家坪、朱家漕两处400多亩的坡地全部栽上了果树。仅此一项,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公斤,农民可增收360万元。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果,龙德柱没有感到满足,他依然带领村民积极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完成了15.5公里通村水泥路改扩建工程。目前,该村综合整治正如火如荼开展,一个基础牢固、设施配套、生态美好、林果飘香的生态农业示范村正在逐渐形成。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