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以前在家种地又脏又累,现在在县经济开发去爱丝制衣公司上班,也成工人了,每月工资1500 元,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家住南站镇东李村的赵女士乐滋滋地告诉。在山东省济宁汶上县,像赵女士这样的变身农民有很多,他们有的进企业当了工人,有的自己做起了生意,当上了老板,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搭建平台:无业变有业 我以前在家没工作,收入靠地里,不久前在县人力资源市场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在天容纺织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300元,工作不累,手头也宽敞了,还能照顾家家住郭仓镇的小崔如是说。近年来,汶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民生为本,情系万家服务品牌为己任,服务大民生,服务大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积极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劳务输出、政策咨询、档案托管等全方位服务,完善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14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504个村级就业服务站,服务站有专兼职工作人员727人,与县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实现了就业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了覆盖全县、连结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在南站、次丘、郭仓等乡镇及爱丝制衣、如意天容、中钢集团富全铁矿等重点企业组织30余场专场招聘会和7场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共组织500家用工单位进场,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累积进场求职12000余人,达成求职意向4000人,实现了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技能培训:农民变工人 杨店乡韦村的农民韦洪林,认识到要在县城找到好的工作,往往都有技能要求。听朋友介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班,于是他踊跃报名参加了电工技能培训班,并取得了中级电工证书。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岗位,成为了新风光电子公司的一名电工,吃住全包不说,每月底薪也达到1500元。像小林这样主动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汶上已有很多。大批农民工认识到了培训对捧牢饭碗的重要性,纷纷主动要求学习技术、学手艺。今年,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已举办农民工培训班60班次,培训农民工1.3万人,为50家用人单位输送一万余名技术工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通过扎实的培训工作,广大农民工基本都掌握了一技之长,也实现了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 鼓励创业:员工变老板 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一定得抓住机会,积极创业,争取自己当老板。家住汶上县白石镇小楼村的王继猛向谈起了他当时创业的欲望。不久前,王继猛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石材加工厂,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像他一样加入了创业大军,全县已有1000多农民工通过各种形式创业,当上了老板。 农民工创业热情的爆发,源于该县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激励政策。该县按照能宽则宽、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信贷投放、税费减免、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大力实施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的农民工创业带就业工程,开展就业伙伴行动,主动上门宣传政策,提供信息、技术和资金,为创业的农民工搞好服务。同时,加大对创业培训的力度,支持农民工掘好第一桶金。目前,全县共有186名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参加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创业培训,为89名开始创业的农民工申办了小额担保贷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