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2017年,浙江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采集用人单位信息61.1万份;为3万多家单位出具了信用报告;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475件。经过多年努力,浙江省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劳动保障信用体系。
强化基础建设
2005年,浙江省制定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信息的生成、采集、应用等方面做了规定,并一直沿用至《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施行。2006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诚信建设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审查制度、分类监管等内容,确立了以书面审查为基础,其他执法方式为补充的用人单位信息采集方式。随后,该省又建立了信息发布、失信公示、诚信激励、联合惩戒等制度。
建立规章制度的同时,浙江省注重加强信息采集。该省将1166个乡镇街道作为承担信息采集工作的主要载体,充分发挥2471名基层监察员“熟门熟路熟人”的优势。一些县市出台了基层监察员按信息采集数发放奖金的激励措施。省里也多次组织优秀评选,调动了基层监察员做好信息采集工作的积极性。
推进信息化工作
浙江省要求各地把当年采集的用人单位信息全部录入省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录入方式包括用人单位网上自主申报和监察员手工批量导入两种,并结合案件入库信息、部门对接信息等建立用人单位信用档案库。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录入用人单位200多万家。
该省在监察信息系统内设定用人单位诚信等级评分公式。公式包括基本分、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参保率、处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等项目,每个项目初始100分。在评定用人单位诚信等级时,系统将自动搜索数据库内有关用人单位的基础信息、案件信息等,并按所属项目权重自动扣分,综合生成诚信等级。在用人单位诚信等级自动评分外,监察信息系统还设置了监察员复核程序,确保最终生成的诚信等级准确有效。
拓展应用范围
2016年,浙江省人社厅建立了信用报告应用制度,在行政许可、审批等人社厅职权事项上应用劳动保障信用报告,实现了“一份信用报告通行人社系统”。
随着浙江省“信用浙江”工作不断深入,根据“全省一个数据平台、多部门信息交互、全社会共同应用”的原则,劳动保障信用报告应用范围扩大到近30个行业主管部门;应用对象由用人单位延伸到自然人;应用领域由社会保障扩大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领域。
2017年,浙江省修订出台了《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规定“对有严重拖欠工资行为的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责令其定期申报工资支付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可以在信用浙江网和主要媒体上公示其拖欠工资信息;有关部门在财政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质管理、评优评先等方面,应当将其拖欠工资的负面信用评价作为相关审核工作的重要参考”。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