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部门注重加强部门联动,发挥各自优势,聚合各部门力量,逐步探索出“合作共建、合作共赢、合作共享”的联动工作模式,先后建立各类调解组织3.7万余家,累计培训调解员6000余人,其中持证调解员3000余人,30%以上的劳动争议在基层得以化解,为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筑基:扩大基层调解组织覆盖面
2011年,青岛市调解仲裁部门联合综治、工会、司法、工商联、企联等部门,先后出台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大协作机制等制度,开启了合作共建调解组织的新局面。青岛市调解仲裁部门先后与工会、工商联、企联合作,将调解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以街道、功能区为重点的区域性调解组织和以行业协会为重点的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区域的集中调解优势,弥补企业自我调解力不足问题。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立行业性调解组织12家、区域型调解组织144家,企业调解组织覆盖率在70%以上,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加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
在提升基层调解组织覆盖率的同时,青岛市多方联动,加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
“2015年,我们抓住全市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了基层调解组织人员、场所、办公设施、经费保障等配套制度,采取备案审查、工作抽查、专项验查、监督巡查、考核普查的‘五查’模式,加快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步伐,取得积极成效。”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青岛市130个街道基层调解组织和大部分行业性调解组织和示范企业调解组织实现了名称、标识、职责、流程和调解规范的“五统一”。
与此同时,青岛市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加强调解队伍专业化建设,每年合作举办调解员岗前培训、业务提升培训等,近3年来累计培养培训专业调解员3000余人。
“我们的培训非常接地气,采取的是基层调解员与专职仲裁员‘结对培训’方式,引导调解员到各级仲裁机构实习,每年结对培训100余人次。同时,我们安排仲裁业务骨干赴基层‘以案带徒’,使基层调解队伍专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说。
收获: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青岛市通过加强四个方面的联动,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化解。
“我们加强与法院的联动,实行仲裁委与人民法院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度由双方轮流召集,研究重大疑难和集体争议案件,统一法律适用等。我们在区市仲裁院全部设立巡回法庭,开展委托查证,实施诉前调解。”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青岛市调解仲裁部门还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动。他们从2013年就联合发文,在区市仲裁院建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岗和人民调解室,通过援助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参与案前调解。近3年来,由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的劳动争议有110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4万余次。
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化解,需要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共同努力,为此,青岛市调解仲裁部门依托工会、工商联、企联现有的调解力量,将其工作人员培训为劳动争议调解员,共同化解劳动争议。
“2015年,我们将工会也纳入进来,建立工会法律援助岗,扩大对职工的援助范围。工会通过‘百人律师团’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利用律师团队力量调解集体争议,取得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必须深入到基层进行宣传,这也需要各部门的联动,合作开展宣传活动。2017年,青岛市启动了多元化解劳动争议“三送”月活动,仲裁、法院、工会、工商联、企联等部门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以送劳动争议预防书籍,组织培训、开展答疑座谈,提供预防调解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先后组织近20场培训,50场座谈,发放法律书籍2000余册。此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