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2012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区委、区政府围绕成都市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模范城市的工作目标,创建“四川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示范区”,被人社部列为全国规划的“部省共建”六个综合试验区之一。
坚持党委领导推动体制创新
新都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在新都区得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该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体系。新都区区委研究成立以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区长担任主任的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并在区人社局设立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实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运行实体化,在机构、人员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并向下延伸三方机制,镇和园区三方机构完善。
二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新都区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出台《新都区和谐劳动关系考核评价体系》,设置34项考核指标,77项测评内容,形成科学的和谐劳动关系考核评价体系;目前正与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新都区和谐劳动关系考核评价规范》地方标准。
三是以抓党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新都区实施夯实党员先进性教育工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工程、抓实党内激励暖心工程、打造示范抓建品牌工程、纵深推进党建联创联建工程“五大党建工程”,引领打造“5+5”党建模式,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四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新都区委、区政府将构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工作纳入改革重点内容,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企业组织建设,全区用人单位工会组建率达98.5%,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90%,11个企业公推直选工会负责人。
坚持依法构建推动机制创新
新都区以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以创新社会治理、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和谐劳动关系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干预机制。该区建立了专业服务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置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机制,劳动监察执法机制。
二是建立企业内控调节机制。该区建立了劳动关系法治化建设风险防控机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布机制,行业劳动定额基本标准指引发布机制民主管理集体协商机制,企业职工人文关怀机制。
三是创建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该区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估机制,社会监督服务机制。
坚持区域特色推动方法创新
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过程中,新都区探索出一些推进方法和模式。
一是探索“3434”工作推进模式。新都区按照“部省共建、省市共推、市区共创”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探索形成“四大体系”指导创建、“四个坚持”实施创建、“四个推动”夯实创建、“三方四家”创新创建的“3434”工作推进模式。
二是形成“133”课题创新实践模式。新都区从极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入手,探索形成创新实践“133”模式,即建立一个基地: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都实践基地;合作三类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研究发布三个课题:家具行业劳动定额基本标准指引、物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劳动关系法治化建设。
三是创新小微企业劳动关系治理模式。新都区以小微企业为重点,不断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关系体制、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5%以上;组织2073户企业进行了劳动用工备案。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街”活动,建成“规章制度建设示范企业”34个,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小微企业建立规范的用工管理制度。
四是探索动态管理的工作推动模式。该区坚持“区级抓标准、镇和园区抓推进、企业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工作推进分析“月月谈”制度,每季度通报工作进度“季通报”制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半年报”制度,年检查工作成效“年检查”制度。镇相应建立了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下一步,新都区将加强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研判,加强课题成果转化推广,丰富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成果,为中西部及县域地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在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上,探索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新模式。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