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修炼内功 提高效能

2018-10-17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近5年,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3万余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结案率、调解率、终局裁决率稳居全市前列;仲裁、诉讼衔接机制日渐成熟,裁审一致率保持95%以上。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会上,顺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做了经验介绍。会后,走进该仲裁院,近距离感受了这支仲裁队伍。

师傅带徒弟成为传统

顺义区仲裁院有一个传统,即“老带新”。

仲裁员张偌晗对介绍:“2008年我加入仲裁队伍。2012年顺义区仲裁院成立,当时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较多,而成立伊始的仲裁院以年轻人为主,办案经验不足,年办案能力只有500件左右,大量的案件存在积压。”

张偌晗是顺义区仲裁院第一个带徒弟的师傅。她从书记员做起,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案方法。从2012年开始,她根据每位徒弟的性格特点,分别采取讲解条文案例、传授办案口诀、庭审观摩、讲评裁决书等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几年里,她一共带了10位徒弟。

顺义区仲裁院院长李栋说:“目前我院有35名仲裁员,有25位都有自己的师傅。由于有师傅带路,年轻人少走了许多弯路,办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练兵比武”业务更精

顺义区仲裁院坚持“每周一课”制度:个人提出课题需求、院里审定课题范围,结合特定时期的热点、难点,让每一名仲裁员都成为讲台上的老师。

“每周一课”虽然只有45分钟,但这个平台让大家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也让每个人的本领得到了充分展现。“至今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讲课的窘境。那是2013年的一天,我第一次做案例分析,台下坐满熟悉的同事。我竟有三四次紧张得说不出话。”仲裁员史浩淼回忆道。

据史浩淼介绍,经过长期的锻炼,如今她在“每周一课”上讲话已经游刃有余。今年初,史浩淼参加了顺义区送政策下企业活动,她作为仲裁院主讲人为全区102家企业公开授课。“正是‘每周一课’的‘练兵比武’,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能更好地给企业讲解政策法规。”史浩淼说。

截至目前,顺义区仲裁院“每周一课”讲座已开展了233次。

“我们在队伍建设中还探索全面掌握与专门分工有机结合的培养机制。一方面,让仲裁员全面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件,使之能够随时应对和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部分优秀仲裁员有针对性地处理某一类型、某一行业、某一区域或是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疑难复杂案件,让这些仲裁员能够从中积累更多相关知识和经验。”李栋说。

从制度上筑牢“防火墙”

为确保仲裁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顺义区仲裁院始终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该院建立了仲裁员轮流立案制度,强化仲裁员立案受理和举证登记等程序认知。人员定期轮岗,避免立案过程中办事员蓄意为难和吃拿卡要的发生;个案问讯制度则要求仲裁员对任何领导和其他人问询案件情况,均在卷宗中予以详细记录,严格杜绝私人干涉个案现象;月度总结与通报制度则通过每月在全院QQ群和微信群,对各庭室上一月工作总结和未结案件、未归档案卷情况的定期通报,梳理各庭需重点改进的问题,强化各庭室对审限的高度重视,保证卷宗及时整理和安全保存。

2014年,顺义区仲裁院自行研发的案件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争议案件实现了全程监控并电子化管理,对仲裁案件审理流程中的每一个风险点都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它不仅提高了案件审理的质量和卷宗查阅的效率,更为仲裁队伍筑起了一道廉政的风险防护墙。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