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成都市武侯区高度重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推进调解仲裁工作的改革创新,基本实现了服务精细化、调解全域化、联动扁平化、庭审数字化、会审便捷化、培训在线化。他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是抓好区级庭审室和街道调解室建设,高标准打造调解仲裁服务平台。二是推行仲裁办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庭审录播管理等三个系统,突出数字集成管理。三是建立法律援助、预警联动、疑案会审、仲裁司法衔接等四项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四是实现了基层调解组织三级联通、远程指导、信息共享、在线培训、实时监督等五大功能,提升调解仲裁实效。武侯区的创新实践,为推进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科学发展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调解仲裁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是调解仲裁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调解仲裁工作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调解仲裁机构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来,由少到多,由弱渐强,由封闭走向开放,对提升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要以信息化作为调解仲裁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树立“互联网+调解仲裁”思维,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重点建立“三个系统、一个平台”。
一是建立仲裁办案信息系统,推进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推动建立“智能仲裁院”“数字仲裁庭”,实现案件处理过程管理和监管。要充分利用仲裁办案信息系统,加强对仲裁办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二是建立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对调解员、仲裁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实现仲裁员名册网上查询。目前,通过系统可随时调取各地仲裁员基本情况、查询仲裁员培训和仲裁员证发放情况。
三是建立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部门内外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甘肃省采取省级集成模式,按照“基本信息指标一致,相同的数据指标采用相同编码”原则,实现就业、仲裁、监察机构之间共享数据。
四是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整合调解、仲裁和诉讼资源,逐步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电子送达等,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对接,提供“一站式”争议处理服务。在这方面,各地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江苏省于2014年7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调解网络服务平台,实行省级统一集中建设,全省调解申请受理统一调度,2016年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浙江省的当事人登录省调解仲裁网,即可实时了解案件进展,同时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通知当事人案件受理立案、开庭排期、案件结案等三个重点环节,实时推送公告送达和发布开庭排期、案件统计等相关信息。下一阶段,各地要高度重视调解仲裁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建设倒逼调解仲裁制度的完善、服务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以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施策、动态管理、风险防控,开创调解仲裁工作新局面。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