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异地医保:儿女尽孝路上的一道坎儿(组图)

2017-07-24 08:00:01 无忧保
1
本网小编魏宇娜
1
本网小编王华 摄
1


  在外地上大学,在外地找工作,在外地娶妻生子……这种独特的离家奋斗模式,构成了大部分中国80后的生活轨迹。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小家庭的逐渐稳定,独生子女父母们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与以往可以有几个兄弟姐妹共同分担赡养不同,现在独生子女照顾父母是舍我其谁。然而,看似简单的赡养问题,却蕴含着中国传统孝道遭遇当代现实挑战与背离的困境。

  接近五一小长假,本打算留在大连家中好好休息的周建立一家三口准备从大连回河北老家。因为春节回父母家的一幕让周建立想起来就觉得揪心临走那天一大早父母就起来帮忙收拾东西。临别时,小孙子向爷爷奶奶挥手,奶奶不舍地远远追出去抱起小孙子,边亲边流着泪,爷爷在一旁也是泪花闪闪。

  父母年纪大了,越来越需要人照顾,也越来越渴望享受与孙辈的天伦之乐,只是现实让像周建立一样的80后们感到有心无力。

  A

  子欲养却受困于政策

  周建立想改变这一切,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让操劳一生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但这个想法却卡在医保上了。周建立说,父母都有"三高",需要经常看病,每年都要住一两次院进行调理,但是医保转移不过来,就没办法接过来。

  小编了解到,不仅大连,目前全国其他城市都没有退休父母可随子女迁移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老人住院买药的相关费用必须回到原籍进行报销。周建立给小编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位老人在大连住院,回老家报销则按照异地住院标准,报销门槛是2000元,而在老家住院报销门槛最高是800元,最低是300元,这一项需多花费1200元~1700元;同时,在大连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提高5个点,也就是说整体上个人承担在4000元左右,比在老家多1000元左右。周建立说,这还只是理想状态,由于报销药物目录不统一以及医疗水平差距,实际上个人支出的要比在老家多出一倍,即6000元左右;再加上来回的路费一个人700元,总共算下来在大连住院要比在老家住院多花出七八千元。如果再加上平时药费,老两口的退休金几乎都要花在医疗上了。跟着儿子来大连养老既折腾人又浪费钱,老两口实在不愿意给儿子再背上这么大的负担。二老说什么都不愿意来。周建立无奈地叹息道。

  B

  老人异地养老医保为何这么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陆续进入退休年龄,而儿女养老既是中国传统孝道观的需要,也是中国特有家庭文化的情感载体。如今,儿女们想尽孝,冰冷的政策却横在了面前。

  辽宁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孙彦宝副教授指出,近两年我国新医改推进方向更侧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老人异地养老就医关注不够,而这关系到社会保障公平性问题。他解释说,退休人员异地就医难,实际就是报销医疗费用难,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保机构、被保险人、医疗机构这三方的特殊关系。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不平衡,造成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条块分割特征明显,使得社会保障公平性没有充分体现。其突出表现在各地缴费比例和支付水平不一,如大连单位缴费率为8%、个人为2%,北京市这个比例则为9%和2%,西部落后地区大多执行最低标准6%和2%。这相当于在人均医疗保险筹资额上,东西部地区相差一倍多。而异地就医报销涉及的就是统筹这一块,参保人员退休后停止缴费,但就医可以从统筹基金报销。如果在当地就医看病,花的是当地在职职工缴费形成的统筹基金,相当于把钱从左兜放右兜;如果异地就医相当于在别人家里白吃白喝。所以出于基金平衡的考虑,各统筹地区都不愿接受退休人员异地医保

  这种不平衡性导致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像发达国家那样医保全国统筹,实现全国各地就医无障碍。孙彦宝说。另外,各地定点医院的收费水平不一、服务水平不一、基本药品目录不一,也是导致医疗保障保险异地报销难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异地协作机制和监管,大多数统筹地区也限制或歧视异地就医人员,名额比例限制、定点医院限制、报销额度限制等规定在各地屡见不鲜。

  C

  解决对策:

  先市后省统筹,期待顶层设计

  对于医保的异地流动问题,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下一步省级统筹的实现将使省内退休父母医保在子女居住地结算变得可能。而退休人员跨省的医保统筹结算,最终仍需要全国的顶层设计。

  那么,当前退休父母随子女异地居住的医保费用如何解决?小编从我市医保中心了解到,各地目前大都通过办理异地安置手续后回原地予以报销。但是,有关人士也指出,目前国家层面只有指导原则,并没有统一的实施细则,因此,各地异地安置手续简繁不一。有的地区人为设置复杂门槛,有的地区报销比例和起付标准内外有别。孙彦宝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政策歧视,居住地的变换不应该成为各地区别对待同一统筹区域医保对象的借口。

  熟悉我市医保政策的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北京、上海等移民较多的城市,大连在流动人员医保异地转入和转出方面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不仅办理手续和流程简化,内外同等对待,还缩短了流动人员来大连享受本地医保需要满足的缴费年限,我市要求满5年以上(含补缴),而其他城市这个年限一般需要10年以上。

  或许,在没有实现医保的全国性流动前,如果各地方都能简化异地安置手续,对异地安置医保与本地医保同等对待,也可以大大方便父母投靠儿女,减轻老人和儿女们的负担,适应人们的流动要求。

  延伸阅读

  两种情况下

  医保可来连

  本网讯(小编魏宇娜)如果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有没有可能将医保也转过来呢?小编从大连市医保中心了解到,如果已在当地办理退休手续,医保关系就不能结转来连。但是,有两种情形提供了可能性:

  老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如果工作关系转入大连,则相应的社会保险关系可随之转入大连。根据去年印发的大人社发〔2012〕145号文件第三条精神,即将退休转到我市工作的职工,在退休时符合我市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且在我市实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满5年以上(含补缴),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25年的,可享受本地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此外,老人退休后通过买房落户大连,如果在原地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可参加大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男性需年满60周岁、女性需年满50周岁。

  大连居民

  医保异地安置指南

  本网小编魏宇娜

  小编从市医保中心了解到,我市的异地安置手续相对简单,并且与本地就医同等对待。也就是说,办理了异地安置的大连人到外地居住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标准与在本地一样。

  1.如何办理异地安置?

  首先,退休后在异地定居1年以上,在所在地办理当地居住证(或当地户口簿),同时选择当地一所具备住院资质的医保定点公立医院作为异地就医定点医院。

  之后,在每年的12月份向单位或街道提交以上证件(原件及复件各一份)和信息。

  然后,填写《大连市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一式两份,再由单位或街道在参保地医保中心异地就医窗口办理异地安置。

  此外,异地安置人员返回大连居住后需提交书面申请解除异地安置。

  2.异地安置人员个人账户如何返还?

  每年6月或12月由单位或街道专管员持辽宁省社会保险费专用收据和异地安置人员名单办理个人账户返还。再由单位或街道将款项返还给个人。

  3.办理异地安置住院后,何时能够报销?

  异地安置住院后,所发生的费用在本年度内可随时报销。当年11月以后发生的住院费用,最晚不能超过第二年1月份提交报销。

  4.异地安置的慢性病待遇能否继续享受?

  在本地享受慢性病待遇,办理异地安置后可继续享受相关待遇。须在异地安置定点医院门诊就医,次年1月由单位或街道报送慢性病相关就医资料(慢性病种门诊收据、明细、慢性病门诊病志)进行慢性病待遇审核。

标签:   医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