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有关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行的5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已经无果而终的消息在业界广为传播。其实,早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前,有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就已经引起各方争议,尤其是相关单位涉及退休的职工,更是人心惶惶。
公务员成改革参照物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前两天回了趟上海老家,其间请初中同学出来聚会。只是没想到,以相聚为名的一场同学会,最后却变成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质疑会。公务员和教师、工人的养老金相差太大了,养老金改革明显将利益向公务员倾斜了。林喆告诉小编,参加聚会的同学中有工程师、教师和警察等不同职业的人,不知道是谁突然提起养老金改革的话题,一时之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大家看来,这次改革中最高兴的是公务员,因为在养老保险这个‘盘子’中,他们占的份额始终是最大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该采取相对公平、统一的原则。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崇胜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难以推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有失公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终是要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待遇差距,实行三者联动。如果三者不能联动的话,这种改革制度推行起来肯定有阻力。更何况改革还有一个参照物,那就是国家公务员。虞崇胜认为,只要享受养老保险制度的人,都应该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和分配养老金。目前,工人的额度最少,事业单位职工次之,公务员的最高。这其中,公务员的退休养老金又与事业单位相差较大,明显是一种更优惠的待遇。
试点引发事业单位提前退休潮
除了有失公平原则之外,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难以推进的另一个原因是改革被指甩包袱,而且养老金越改革越少。2008年1月21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要求广东、上海、浙江、山西、重庆5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当年2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下发到有关省市,其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的内容,则让一批事业单位爆发了提前退休潮。
山东大学周教授正处于退休年龄,虽然山东省并没有在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的5省市之中,但周教授还是决定尽早退休。听说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可能会比改革前要低将近一半,收入减少了,肯定影响生活质量。周教授告诉小编,早退比晚退好,早退早安心。与周教授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据了解,在人保部的改革方案下放之后,尽管各地的具体改革草案尚未出台,但却纷纷掀起了提前退休潮。究其原因,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改革后的收入将面临减少。
改革应增大民众利益
既然是改革,就应该越改越好。林喆认为,改革应该是将利益增大了,而不是减少了。如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事业单位向企业看齐,就应该把企业的养老金拉上来,而不是把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拉下去。同时,公务员也应纳入改革范畴。不少人认为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是一种甩包袱的行为。越改革差距越大,收入越少,这样的改革一定会受到各方抵触。林喆说,决策层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养老金保险这个盘子做大,而不是在养老金制度上克扣民众。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应该让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更何况,改革应该先从公务员开始,然后才是事业单位以及工人。收入高的阶层先改革,最后再去改革收入低的群体。
消息称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有失公平 无果而终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