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也在支持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事业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据数据显示,前十月保险保费正在高速的增长,健康险增速排行第二,中国人寿市场份额呈现下跌行情。
中国人寿市场份额跌破17%
从寿险市场格局来看,10月起各家寿险公司的环比收入增速整体在放缓,但中国人寿尤甚,市场份额跌破17%。
以规模保费收入计算,寿险公司排名前五位分别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和新华保险。据最保险统计,前五名规模市场份额到今年9月底分别为17.4%、12.4%,6.9%、6.4%和5.2%。这一比例到10月末仅有国寿有较大变化,从17.4%下滑至16.9%,单月下滑5个百分点;后四名公司市场比例均维持在原位,浮动不超过1个百分点。
国寿前九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3105亿元,规模保费为3256亿元,前十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292亿元,规模保费为3453亿元。换句话说,10月份国寿的单月原保费收入仅187亿元,规模保费收入也不超过200亿元,远低于全年平均值。
平安寿险则略微保持原有增速。其前十个月规模保费收入为2532亿元,仅10月单月的规模保费收入为207亿元,略低于全年每月收入平均值。
产险市场格局相对比较稳定,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前十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319亿元、1342亿元和77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3%、19%和11%。
今年以来筹备和开业的产险公司较多,以互联网保险公司为主,目前互联网保险(不算车险)规模虽然不大,但潜在影响仍不可忽视。大型产险公司具有线下网点布局齐全和人力优势,但在电商巨头纷纷筹备控股产险公司的趋势下,基于场景的流量主导话语权正在对现有产险公司形成潜在挑战。
健康险增速达48%
寿险业务中,除投资理财类险种同比增速达到91%外,增速第二高的为健康险业务。前十个月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长48%。
除近期康美药业(600518,股吧)公告筹备健康险公司外,复星集团、阳光保险、中国人寿也都在排队申请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中。除了传统健康险,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社交模式与健康管理对接而创新的新型健康险,例如众安在线的“步步保”和长城人寿的“种牙险”,这类产品培植的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容中,而这一部分,可看作是培养用户了解健康、人寿保障的良性入口。
新华保险总裁万峰近期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21世纪保险年会”上发表观点称,未来20年,我国养老保险有几十万亿的市场;医疗保险每年有几千亿的市场,健康保险也会超过千亿。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要求必须转型。此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是未来寿险市场增长的动力。因为税优政策着力点在养老、健康、医疗,而不是在理财。只有实现了真正的产品转型,才能形成政策驱动的动力,实现业务的大幅增长。
目前,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在保监会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超过2300种。
但是,健康险公司的经营和盈利仍有巨大挑战。一位监管人士称,健康险经营专业且复杂,目录内外几万种药品识别、与地方医疗系统对接、各地相异的政策等等,都考验着商业保险机构,我国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专业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无忧保提示:保险保费在不断的增加,前十月中国的保险保费达到两亿元以上,和以前相比增长百分之十九左右。健康险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规模增速达到48%,只有人寿市场份额呈现下跌趋势。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